法海寺壁画现裂痕 大雄宝殿亟待专案修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海寺日前暂停接待游人参观。与此同时,明代壁画真迹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记者了解到,壁画真迹一直存在6条大的裂痕。图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维修。
因开始第二期大规模修缮,法海寺日前暂停接待游人参观,预计大雄宝殿所藏国宝明代珍贵壁画明年10月才能重新向游客开放。而与此同时,明代壁画真迹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记者了解到,法海寺两次大规模修缮唯独没有涉及的禁地,就是珍藏壁画真迹的大雄宝殿,然而这里才是名扬海内的法海寺精华所在。
恢复明代院墙旧貌
    在修缮现场,记者看到法海寺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爬上天王殿东西两侧的配殿屋顶,卸下灰瓦重新梳理检查房梁结构,仅对确实损坏的椽子进行更换。新建成的药师殿、藏经阁让旧有的格局扩大了一倍,修复中的法海寺正在一步步恢复500年前本来的面目。
    “最近开始的二期工程将恢复明代院墙旧貌,还将用仿古青砖铺陈寺内1000多平方米的地面。”法海寺管理处负责人张伦表示。与今年7月完工的一期重建药师殿、藏经阁工程相比,二期投入达619万元的修缮工程更是对这处国宝级文保单位的全面整饬。寺内的山门、天王殿、耳房等几乎较早点的建筑都在修缮的范围内,包括后两进院的护坡都在此次修缮之列。
大雄宝殿亟需专案修缮
    透过微弱的手电光,记者眼前精美的水月观音像神态安然。大雄宝殿外虽已堆满了维修工具和建筑材料,但大殿内隐匿于黑暗中的国宝壁画似乎与外界的喧嚣无关。“二次修缮工程的确没有涉及到大雄宝殿的修缮问题。”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大雄宝殿存在的四处隐患:藻井变形、墙体裂痕、动物破坏和灰尘。实际上大雄宝殿的保护是法海寺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确希望尽快启动大殿的有关修缮工作。”张伦表示,文物部门准备将大殿及壁画的修缮保护作为一项专案来进行,但这项工程何时实施还没有确切答案。记者了解到,多位文物界、美术界知名专家极为关注壁画的保护工作,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动手研究制定具体的修缮保护方案,减少、消除壁画保护方面存在的隐患。 
壁画真迹明年10月重新开放
    由于这次全面的修缮工程,法海寺8月就暂停接待游人。张伦表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游人打来的电话询问壁画有关情况。“壁画真迹仍然封存在大雄宝殿内,修缮期间为安全起见暂不对游客开放,预计等明年10月二期工程完工后将重新开放。”由于采用珂罗版方式等大复制壁画的工作进展顺利,张伦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可望完成全部复制工作。他说,这些壁画的精美复制品将布陈在重建的药师殿,明年初布展完成后游客就可以观赏到这些复制品,但真迹开放仍要等到大修工作全部完成后。
藻井变形
    大雄宝殿内天花板的曼陀罗藻井是明代原物,这三个藻井上圆下方,通高一米,分作三层,彩绘形制极其精美,深具历史价值。然而借着昏暗的光线,记者看到殿顶有的藻井边缘已经开裂,个别还脱落出了拳头大小的空洞。“藻井的年代太久了,出现变形和剥落是必然的。”吴永福担忧地表示。
墙体裂痕
    吴永福告诉记者,目前对壁画危害比较大的是裂痕。“壁画真迹一直存在6条大的裂痕,其中三条都可能存在壁画与墙壁剥离、内部中空的危险。”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壁画向外稍稍鼓起,不再与墙壁粘连在一起,外部震动稍大就可能让壁画剥落。记者看到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是大殿北墙上的裂痕,肉眼可以明显感到裂痕边壁画稍鼓出墙面。
动物破坏
    就在北墙壁画外的玻璃屏风上,残留了很多不明液体和动物粪便。吴永福表示,大殿内长年无光线,有蝙蝠存在是很正常的,但这些动物给壁画带来的影响恐怕负面居多。
灰尘遮盖
    在大殿东南角,关掉手电就会发现竟然有两处光线从屋外透射进来。“以前这个缝隙更大,最危险的时候东墙壁画的上沿也出现了这种缝隙。在风雨天气壁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是经过封堵后才成了目前这种状况。”吴永福说,大殿还远没有达到密封的状态,灰尘日积月累逐渐遮盖住壁画的光彩,日子长了必然给壁画保护带来棘手的问题。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