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二期加固保护工程竣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上午(24日),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召开了遗址二期加固保护工程竣工会。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相关单位领导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相关专家出席了竣工会。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设计工程师引领各位专家、领导参观了二期工程主要施工的几处遗址。

 

山顶洞有了“保护棚”  仿山体建造难辨真伪   

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至今,共发现系统编号的化石地点27个,这些化石地点一直处于露天状态,遭受着来自自然和人为的侵害。此次工程的重点之一就是为山顶洞加盖“保护棚”,防止山顶洞文化层受到雨水的冲刷。

 

山顶洞“保护棚”主体采用钢结构形式,外部用玻璃钢材质,依山体而建,恢复了山顶洞发掘前的原貌。记者看到,“保护棚”制作细致,从颜色、形状上都仿制山体精雕细作,若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保护棚”的破绽。

 

此次负责设计的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兰文志工程师介绍说,这种钢架结构的设计是可逆设计,可以随时拆卸下来。

 

加固岩体铺设步道 保护遗迹保护游人

二期工程对猿人洞西部南、北侧壁,山顶洞,第3地点,第4地点洞口及洞内顶板的岩体进行了加固保护,并对鸽子堂参观步道进行改造。由于遗址的特殊地质条件,遗址保护区的七个化石地点存在21处不同程度的地质病害。在一期的加固保护工程中,已对第3地点、第4地点洞口,第12地点,顶盖堆积等处进行了加固保护。这两次的加固保护的质量都得到了相关部门及专家的认可。

 

鸽子堂是遗址“猿人洞”的一部分,因发掘时常有野鸽子栖息而得名,但以往洞内岩石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不能轻易进入。这次工程专门为鸽子堂建造了一条参观步道,方便游人和考古人员进入。据专家介绍,加固遗址的岩体 ,改造鸽子堂参观步道 ,既保护遗址,又保护参观者的安全。

 

专家评语:二期工程效果理想防风化实验令人感动

  参观完毕后,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举行了经验总结会,专家们纷纷表示对二期工程效果的认可和赞扬。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崔彪作为代表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了第2地点的防风化试验的结果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研究员评价表示,这项试验令人感动。因为在周口店遗址系统发掘之初有20多初遗址地点,由于风化等自然因素,在遗址保护区内仅存7处,而第2地点曾被废弃,这个试验对第2地点重新被认知有很大帮助。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