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吃烤肉、涮肉,主料都是牛羊。著名专吃猪肉的是沙锅居一家。这家店相传开设了300多年,明末就已经营业了。门面虽不大,座上客常满。熙熙攘攘,生意十分热闹。据店东宣传,他用的沙锅,从崇祯皇帝的年代便开始用它了。此话不能尽信,然而吃客不是考古…[全文]
清代是中国古代戎装发展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一是满族作为统治者,对汉族军戎服装加以改造,二是火枪、火炮的运用导致了戎装的变革。清代的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各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全文]
东兴楼创建于1902年。原址在东华门大街路北,以经营山东风味菜肴而著称。创办人姓刘,曾在宫里管理书籍,人称“书刘”。直到1937年路南盖东兴楼礼堂前一直是出廊四合大房。 东兴楼室内装饰讲究,餐具是象牙筷、银勺。制作…[全文]
焖炉烤鸭是烤鸭子的正宗,它是明代由江南传入北京的。最早的便宜坊明朝永乐年间的菜市口米市胡同,由姓王的南方人创办。当时只是一个小作坊,并无字号。他们买来活鸡活鸭,宰杀洗净,给其他饭馆、饭庄或有钱人家送去,做些服务性的初加工,也做焖炉烤鸭和童子…[全文]
秦汉服饰——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全文]
仿古郑和宝船已经英姿初现。 记者昨天从鼓楼区得知,日前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福船船体“水密隔舱”制造技艺被列入2010年“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全文]
魏晋时期的戎装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袍长及膝下,宽袖。褶短至两胯,紧身小袖,袍、褶一般都是交直领,也有圆盘领。裤则为大口裤。东晋与西晋像比较裤脚更大,更像今天的女裙裤。 < 由于战争频繁,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全文]
当年的城墙如今已成残垣断壁。 三圣堂,汶村村民又称为“大庙”,是当年唐王朱律鐥行宫的所在地。 汶村村,又称“汶村大村”、“汶村古城”。 南宋时期,立村始祖陈恺…[全文]
11月30日,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界银行正式评估。 该项目去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世行贷款2010—2012财年备选项目规划,是我国东部地区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世界银行确定为示范项目、…[全文]
图为西关一间老字号爱群饭店挂起了“味在西关”的旗帜 随着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广州美食越来越受到游客和市民的喜爱;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商家蠢蠢欲动,盗用老字号,挂起仿冒旗帜。近日,为了维护合法权利,广州酒家、莲香楼、陶陶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