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丘柘山镇建成国内第一家花生博物馆

    为深入挖掘、研究和展示花生之乡民俗,传播花生文化,安丘市柘山镇建成了国内第一家花生博物馆。 安丘市柘山花生博物馆位于柘山老子文化广场内,建设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分为花生的历史文化、花生的品种、花生与农耕文化、花生旅游等十几个展位。这个…[全文]

花生博物馆 2011-04-01 16:39:00

清明节前后的鬼梦与养生

    清明节前后的鬼梦与养生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此前后必然有着很多祭祀的因素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比如家有先人的,又或者看见别人提到这些建议让自己产生祭祀联想的。当然,梦境里呈现的自然也会有些…[全文]

2011-04-01 15:28:44

清明时节好养生发物多吃三黑

    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养生应“顺时而为”。 慢性病患者少碰“发物” 羊肉、竹笋、烧鹅、海蟹等,从中医上讲都属于“发物”,是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而…[全文]

2011-04-01 15:18:59

清明食俗——清明果

    清明果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捣柔,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全文]

2011-04-01 14:30:58

清明饮茶话养生(图)

    中医饮食养生,讲究“吃对就是养生”,提倡吃时令菜,反季节菜尽量别吃。因为当令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营养价值高,气味淳厚。比如清明就有不少时令美味,外出踏青,不妨多让舌头尝尝鲜! 饮一盏明前茶 对茶叶来说,清明是个…[全文]

2011-04-01 14:13:20

24节气养生之清明养生篇(图)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全文]

2011-04-01 14:07:48

清明节各地食俗一览(图)

    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全文]

2011-04-01 13:37:34

西周环带纹鼎: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图)

    西周环带纹鼎 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一体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的发现,往往几十年、上百年,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是,这件距今大约2600年前的西周青铜鼎,却是从废品收购站拣出来的,“得来全不费工夫R…[全文]

2011-04-01 11:21:55

团军垦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3月30日,兵团军垦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兵团副政委、纪委书记翟小衡揭牌并讲话。 翟小衡在讲话中说,兵团军垦博物馆是第一批被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的单位。以此为契机,兵…[全文]

兵团军垦博物馆 2011-04-01 11:08:00

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

    历史学以实证性研究为特征,没有史料,历史研究就是无米之炊。新史料向来是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发掘新史料几乎就是史学家最日常的工作之一。虽然在旧史料中发现新意也是新史料发现的一种途径,但相对而言,近代以来新史料的发现主要依赖的是考古学。考古…[全文]

2011-04-01 11:07:3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