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文化遗产,更是历史见证。经受岁月侵蚀,不少“染病”的文物需要专业修复师妙手回春。而在香港,这份原本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不再高冷,因为市民也可参与修复。 走进香港历史博物馆,穿过狭长的职员通道,记者日前跟随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杨甦一路来到…[全文]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影坛曾流行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八千里路云和月;下联:一江春水向东流;横批:山穷水尽。这是当时上海右翼文人对1947年拍摄的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电影《八千里…[全文]
《西夏文物》甘肃编和内蒙古编共10册日前出版,这标志着我国专家学者对存世西夏文物开展全面调查、梳理和研究工作取得“开门红”,跨地区、完整的西夏文物资料体系和数据库有望如期建成。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西夏学研究领军人物史金波担任《西夏文物》…[全文]
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到底至今还在欧洲“流浪”的中国文物都有哪些珍品呢?私人藏主的“百宝箱”深不可测,我们不妨从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开始,细数那些“有家不能回”的中国珍宝。 大英博物馆 欧洲中国文物头号收藏中心 大英博物馆是在中国之…[全文]
澳门12日隆重举行“申遗成功10周年文物保护成果展”及相关研讨会,以庆祝“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10周年。 当天,文物保护成果展在著名景点大三巴牌坊前地开幕。展览通过展示多年来澳门的文物保护成果,藉此唤起大众对保护文化遗产的热忱。 为期…[全文]
日前,中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在北京顺义区天竺建立,业内称此举为海外文物的回流开辟了绿色通道,海外回流文物再一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税收高门槛 回首近两年来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最抢眼的人物莫过于藏家刘益谦。2013年9月,刘益谦…[全文]
记者从11日召开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征集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近五年来新征集文物近万件。其中,2014年至今共征集文物4589件,现有馆藏文物及展品14200件,国家级文物643件。 据了解,发布会当…[全文]
近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长清区包括方峪建筑群、史元厚烈士纪念堂等在内的5处单位名列其中。目前长清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达到16处。 据悉,长清区此次入选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两处古遗址为万德西南遗址、张营遗址,1处古建筑…[全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记者了解到,此次南京文物普查中登录的文物,也有很多与抗战有关。 高淳区公安局几年前在老档案中无意中发现了一套侵华日军拍摄的纪念照片集,影集最初是在高淳一老百姓家中墙洞里发现的。经专家认定,这些黑白纸质照片为侵华…[全文]
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戴过的礼帽、侵华日军士兵拍的原版照片、100多年前印有慈禧太后懿旨的“东大”学生毕业证书……昨天,“2015南京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在江宁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专门推出了《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 现代…[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