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偏高 回流文物“寄居”保税区
2015-07-13 09:39:24 作者:韩煦 来源:新金融观察 已浏览次
日前,中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在北京顺义区天竺建立,业内称此举为海外文物的回流开辟了绿色通道,海外回流文物再一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税收高门槛
回首近两年来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最抢眼的人物莫过于藏家刘益谦。2013年9月,刘益谦花了800万美元从纽约苏富比[微博]拍得《功甫帖》,震惊四座。紧接着2014年4月,他又以2.8亿港元的天价从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鸡缸杯,再一次赚足了眼球,而其交付后随手拿来“国宝”泡茶喝一口的举动,也让人们惊叹不已。刘益谦解释道:“东西属于我了,就喝了一口,这是很正常的心态。”然而喝一口归喝一口,虽然是自己花钱买的,但是想要摆在家里天天用、天天看,似乎就难了。
目前这两件重量级的艺术品并没有摆在刘益谦自己的家里或者美术馆里,而是存放于上海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那么如果刘益谦本人想要将艺术品拿出来办展或研究,就需要向保税区“借”,每次最多借出来半年,然后再还回保税仓库。
自己的宝贝想要看一眼还要“借”,听起来荒诞,但实际包含着一个让人无奈的原因——省钱。能够花天价买下国宝级艺术品的“土豪”省的当然不会是小钱,而是动辄几千万的艺术品关税。
目前我国对于文物的进出境有着严格的管制,“文物临时进境,应当向海关申报,并报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而对于非临时性的海外艺术品入境,则需缴纳6%的关税以及17%的进口增值税,根据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胡环中的计算,加上其他海外艺术品入境时需要缴纳的相关费用,整体计算下来的复合税率实际应为24.02%。以刘益谦拍得的两件“宝贝”为例,《功甫帖》入境需纳税约人民币1200万元,而鸡缸杯的“入境税”更是高达5000多万元。面对如此高的税费,即使是身价百亿的大佬们,也会“嫌贵”。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2013年于纽约苏富比以3.77亿元拍得的凡?高作品《雏菊与罂粟花》目前也未进入内地,而是暂放香港保存,面对近亿的“入境税”,王中军自己也直言“太高了”。所以,考虑到高额的税费,加之安全保证等多方面因素,把从国外拍得的“天价”艺术品放在保税区,也就成为这些买家们普遍的选择。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可以免除这些高额的税费,那就是——“上交国家”。根据2003年印发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接受境外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的中国文物进口免税暂行办法》规定,今后凡是文物收藏单位,以接受境外机构、个人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等方式获得的中国文物,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加之今年开始实行的《博物馆条例》中首次承认民办博物馆的身份,意味着伴随政策的逐步开放,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藏机构同等受益。
尴尬回流路
于是,日前于北京顺义天竺保税区建立的中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进一步解决了回流文物的高税费问题,海外人士持有的文物可以回流到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当然只能在区内进行。
虽然看起来限制并没有完全放开,但是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理事长孔繁峙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国内文物进出口贸易走出的试验性的第一步,是否能吸引到大量海外机构及个人带着中国文物回到这里,还要看未来影响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已经是目前国内最开放的体制了。”
那么,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高税率问题之后,回流文物是否就能顺利“回家”了?答案也并非肯定。
随着整个艺术品交易市场进入调整期,打着“爱国主义”旗号呼唤文物回流的声音也渐趋理智。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盲目”经常是绊倒藏家的一块石头。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作伪问题,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鱼龙混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此业内人士也坦言作伪手段推陈出新,很难杜绝,雅昌艺术网于2012年发布的《地下做旧产业调查》中明确指出文物造价重灾区,天津(鼓楼地区)、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均榜上有名。于是有了如此“完备”的产业链,被牵连的肯定不止国内市场,经过包装流出海外的赝品再以“回流文物”的身份归国,伤害的还是中国藏家的利益。之前上海博物馆三位专家对于《功甫帖》真伪的质疑虽至今无果,但或多或少也给各大藏家敲响了警钟。
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就是人们对于“国宝”的认知。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不赞成动不动就“国宝回归”,他表示:“很多媒体鼓吹的‘国宝’其实就是一般文物,不具备唯一性和特殊性,国内博物馆都有类似的,没必要回归。”董国强在AMMA首届艺术沙龙上说道:“举一个好的例子,去年被湖南省博物馆洽购的皿方罍就是‘国宝回归’,经过了一个世纪的身首分离,在湖南省公私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合力推动下终于合璧,这样的‘国宝回归’才是有意义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