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正式启动,中国考古1号船将从丹东港起航驶向海洋红港区继续开展沉船水下调查工作。相信随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沉船的身份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记者了解到,2014年,国…[全文]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城区史湖烈士陵园、西桑桥遗址、西仓古桥3处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入选。截至目前,该区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7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全文]
甲午海战沉没舰“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重点调查1日在丹东启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开展对沉船的水下调查工作,沉船的身份也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全文]
靖江王陵建筑上的雕塑仙人骑鸡 靖江王陵石像生仪仗队 明十三陵早已入列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都热门景点。明代的帝王陵墓,遗留至今的还有广西桂林靖江王陵,考古界流传“北有明十三陵,南有靖江王陵”,可11座藩王陵中的绝大多数长年隐没于荒草灌…[全文]
甲午海战沉没舰“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重点调查1日在丹东启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开展对沉船的水下调查工作,沉船的身份也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全文]
《南方文物》2015年02期 【摘要】<正>前言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热词,它之所以火爆,当然是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创新缺乏是当代中国之痛,并不限于考古学领域,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钱学森先生临终前有一个世纪之…[全文]
7月,随着暑假的来临,孩子们不再需要每天重复着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和家人出游、休息娱乐以外,博物馆成了孩子们在假期中“充电”的好去处,全国多家博物馆均推出暑期面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色主题活动。对于孩子来说,博物馆是学校外的第二课堂。但…[全文]
近日,玉南路九号社区的居民反映说,居委会门前的石人石虎突然不见了,这让居民们担心有人盗走了可能为明代文物的石人石虎。不过记者了解到,石人石虎实际上是被海淀区文委挪走,进行集中保护。 细心的路人可能会注意到,在海淀区玉渊潭南路一幢二层楼前,…[全文]
记者30日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委宣传部获悉,该区大朝乡牛头村村民在山间清理杂草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块布满线路重达千余斤的“石刻”。专家初步推断为明清时候由当地工匠雕刻的蜀道线路分布图。 村民郭正友是“石刻”的最早发现者,他告诉记者,这块“石…[全文]
昨天,什刹海地区再添一家老字号。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0年)、曾是京城第一家鲁菜饭庄的庆云楼,被北京老字号协会正式授予“北京老字号”称号。和什刹海地区鳞次栉比的现代酒吧相比,有着200年历史、全楼大部分采用纯实木榫卯结构的庆云楼尽显古朴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