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于2月中旬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我市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成功入选。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位于沁水县中村镇,是一处距今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其重大成…[全文]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3月2日通报了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情况后,记者3月3日从市文物部门获悉,湖州市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截至目前已认定文物总数是10915件(套)。 在完成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从2012年10月至2016…[全文]
今年春节放假期间,雨水连绵。然而,这样的天气对于热爱出游的人们来说并不构成障碍,温州许多景区仍然保持较高的接待量,其中,以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为代表的文博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挺受追捧。 上周,记者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全文]
日前,上海田野考古作家钱汉东应家乡诸暨之邀,为钱池西施塘、江藻雁宿湖两处文化遗存书碑。 春秋时期,范蠡和西施乘舟途经诸暨,很多人想见西施,范蠡指着村口的大水塘说:掷钱于此。很快水塘就被钱填满。范蠡感慨:好个钱池。这个水塘就被称为钱池,这块…[全文]
3月4日,“海上丝绸之路”(舟山段)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舟山正式启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 会议听取了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舟山“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前期…[全文]
鉴于在传统民居修缮、乡土文化展示、基层保护责任落实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国家住建部首次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县,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称号,全国只有松阳县和云南省建水县获此殊荣。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全文]
京杭运河嘉兴段(辑自明潘季驯著《河防一览》卷一) 为抢救、保护和弘扬中国大运河(嘉兴段)历史文化遗产,自2013年3月以来,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联合杭州师范大学在全市范围开展运河船民口述史调查工作。目前,其调查成果——《运河记…[全文]
上午,“笔歌四明,墨舞三江——夏明书法艺术展”在天一阁书画艺术院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80余幅,涵盖了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和多种艺术形式,是夏明近年来书法艺术的一个集成。 “天一阁不仅是宁波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宁波人的骄傲,她更是中国文化…[全文]
3月3日上午,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兰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宋永进油画展在兰溪市博物馆开展。 宋永进,1966年出生,油画家、美术评论家,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写意当代油画工作室主任。此次画展以“回望”…[全文]
新年伊始,在收藏圈里,各路藏家纷纷拿出以羊为主题的收藏品出来“晒宝”,从艺术鉴赏到故事阐述,讲述了很多藏品里鲜为人知的“羊”文化,也引来了多路藏家对这类藏品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晒出的文玩里,有玉器,有金器,还有为大众所熟知的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