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窑瓷器是怎样流向民间的

    早就听到文博界的前辈、行家和民间收藏者们断言官窑瓷器由皇家垄断;皇家的瓷器几乎没有瑕疵,若有瑕疵当即毁坏,是不能出窑厂的;老百姓是根本不能用官窑器的。凡此种种观念都因为不完全知道官窑制度使然。笔者仔细研读中国陶瓷方面的著作、论文,再经多年的…[全文]

2015-04-06 14:40:22

黄釉瓷器的变迁历史

    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也称铁黄,最早出现在汉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汉代越窑青瓷器上多见一些釉色偏黄的制品,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黄釉,仍属于青釉,或称为青釉中的青黄色釉。而在陕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全文]

2015-04-06 14:38:46

四川古陶瓷中的贡瓷探析

    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烧制贡瓷的瓷窑有浙江越窑、龙泉窑、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邓窑(内乡大窑店窑)、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建窑等。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的瓷业发达,窑场众多,从现已发现的实物来看,邛窑、磁峰窑、广元窑、西坝窑、涂山窑、…[全文]

2015-04-06 14:37:28

崇祯青花中的人物故事题材

    嘉万时期的青花瓷纹饰题材以仙道元素居多,而这种云雾缭绕的道教气氛在崇祯时期却大为改观。崇祯青花的纹饰内容丰富,以前官窑器上纯粹表达帝王意志及其喜好的规范图案逐渐减少,各类动物纹、山水景物、人物故事图案大批出现。尤其是人物故事题材,多反映戏曲…[全文]

2015-04-06 14:36:23

红瓷的发展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中国红瓷历史源远流长。红瓷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晚唐的始创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极盛期、当代的复兴期等几个特性明显的阶段。红玉红瓷部分产品陈列在首都博物馆。 红瓷始…[全文]

2015-04-06 10:18:57

明代的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全文]

2015-04-06 10:18:20

瓷罐的发展历史

    说起瓷罐,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带耳、带提梁的陶罐制作。原始青瓷在其创烧之初,也就开始生产印有凹弦纹、云雷纹等花纹的带系青瓷罐。汉代,青瓷罐因烧造技术成熟,质地坚固,又有迷人的青绿光泽,便取代陶罐,成为人们的首选。东汉时,青瓷罐形制多样,其中…[全文]

2015-04-06 10:17:42

陶瓷的演变史

陶瓷的演变史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陶瓷就已经被人们发现并利用。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全文]

2015-04-06 10:16:24

中国陶瓷对世界陶瓷工艺和技术的影响

    自古以来的海上贸易、出口和赏赐的物品主要有纺织品和陶瓷,因而许多学者把这条通往海外贸易的航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陶瓷之路”。自唐以来,陶瓷器出口量就显得越来越多,而且对欧美各国的瓷器工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要比…[全文]

2015-04-06 10:15:43

官窑瓷——东西方通吃的皇权艺术

    相较于中国其他艺术门类收藏交易仅局限于大中华区,官窑瓷器则受到全世界藏家青睐。欧债危机、世界金融动荡虽然使艺术市场低迷,但因藏家或机构资金短缺,已几十年未曾露过面的珍品又重出江湖。 2010年11月11日,一只清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瓶…[全文]

2015-04-06 10:14:41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