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陶瓷皿上的“系”

    现在的瓷器,用"系"的难以看见。为什么少用"系",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把盛装在陶瓷器皿中的酒水、食品、杂物等吊挂起来或提移于他处。陶瓷器之上的系,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牷系,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为人类的艺术添色加…[全文]

2015-06-19 09:21:05

清末民国时期墨彩瓷盘收藏知识

    墨彩瓷器上用黑色釉料描绘的图案纹饰,即称墨彩,又称"彩水墨".墨彩萌芽于清康熙五彩器中的黑彩,以黑彩描绘人物,以黑彩作底再施加五彩,是康熙五彩之特色。清康熙萌芽期墨彩色彩浓厚,花绘以花卉为主,大都为没骨法作画,画意比较粗糙。 作为瓷器彩饰…[全文]

2015-06-19 09:19:14

青花瓷的鉴赏技巧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全文]

2015-06-19 09:18:05

雍正金属胎珐琅器的工艺特征

    雍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时期是金属胎珐琅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来看,雍正朝烧制的金属胎珐琅器中,只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这与目前所发现的清宫遗存实物是相吻合的。 一、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全文]

2015-06-19 09:16:52

乾隆珐琅彩瓷的工艺特征

    乾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康熙、雍正时期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外,并为每件器物配制楠木匣钵,专门储藏于干清宫珐琅彩瓷的专库(端凝殿)内。 乾隆 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加丰富。此时珐琅作里,…[全文]

2015-06-19 09:15:36

残缺长沙窑瓷器修复最讲究材料和色彩

    一千多年以前,富有创意的老祖宗们就为长沙人留下了一批富有特色让今人称奇的宝贝长沙窑瓷器。瑰丽的色彩和奔放的造型,让不少收藏爱好者爱不释手,也让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长沙人至今引以为豪。不过,在长沙市博物馆年轻的文物修复专家阳帆看来,那些残缺的长…[全文]

2015-06-19 09:14:25

中国传统陶瓷釉色:铜绿釉

    铜绿釉是中国传统陶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釉色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黑铅末加古铜末以及石末等。由于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所以这些以铜为着色剂的绿釉被称为"铜绿釉",也有人因为里面含铅较多而称其为"铅绿釉".根据烧制…[全文]

2015-06-19 09:13:09

宋代官窑瓷器鉴别窍门

    宋代官窑瓷器 ,“官窑”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如何鉴…[全文]

2015-06-19 09:11:43

骨瓷和陶瓷的区别是什么

    骨瓷是世界上唯一由西方人发明的瓷种,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评价。其实,骨瓷的出现纯属偶然,严格地说,是一种不太成功的仿制而得到的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么骨瓷和陶瓷的区别是什么呢? 骨瓷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档瓷器种。骨瓷是在瓷…[全文]

2015-06-19 09:10:39

景德镇青花瓷 焦墨法成最新技巧

    青花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起始于唐宋,成熟于元代。青花即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所成效果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 青花瓷在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现代的青花瓷既传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艺,又有创新。从功能上分…[全文]

2015-06-19 09:09:5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