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 宋金红绿彩

宋金红绿彩开创了中国古代彩色瓷器的先河,其影响一直到元、明、清等随后的一千多年,这种釉上彩绘的方法现在还在运用。

  一提起瓷器,人们便会想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彩瓷器的记载并不多见。在河南就有一位收藏宋金彩瓷收藏与研究的大家-----张扬。

  在三十年的收藏生涯中,张杨行程数万公里,足迹踏遍全国,仅完整的宋金红绿彩俑就有三百多件。张杨的三百多个红绿彩俑宋金红绿彩在开封一亮相,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本古陶瓷专家多田友水特意从日本赶来观看中国古陶精品。

  宋金红绿彩开创了中国古代彩色瓷器的先河,其影响一直到元、明、清等随后的一千多年,这种釉上彩绘的方法现在还在运用。

  红绿彩瓷器是指以白釉为主要底色,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的瓷器,也常被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是我国最早的釉上彩瓷器。

  造型多为碗、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枕、粉盒、瓷雕人物(图85)与小狗等,碗为大宗。纹饰汲取了中国画的某些技法,以牡丹纹最为常见,大多以红料勾描图案,以黄、绿二色作填色,个别还兼用釉下黑彩与贴金装饰。均饰于白釉之上,对比强烈。

  宋代的红绿彩瓷器主要有两种胎土,其中灰黄色胎土质地粗松,瓷化程度不高;灰白色的胎土质地坚实致密。都使用化妆土,且化妆土上罩以白色玻璃釉。釉水较薄,一般都开细密无色纹片,有垂釉痕,积釉处釉色多白中闪黄或闪青,抚之温润柔滑。宋代皇室贵胄追求典雅含蓄的"青"瓷器,因此红绿彩瓷器多为市井乡野百姓崇尚之器,宋贵族墓葬中极少有红绿彩俑(瓷)出土。

  金代红绿彩瓷器胎体瓷化程度较高,以日常生活用具、佛教造像以及殉葬器皿为主。以墓葬出土瓷俑来看,金代红绿彩瓷俑比元代画工更为精细,细部特征尤其是人物的眼睛部分最为突出,金代体量上也比元代大。白釉红绿彩是北方磁州窑系在金代中期开创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装饰方法。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