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古瓷器收藏的返璞归真与自然风韵

高古瓷器收藏的返璞归真与自然风韵

    近年来,随着国际高古瓷器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藏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门类。“把玩陶瓷,新手通常先从新瓷起步,再到老窑瓷、古陶器。”收藏古瓷器多年的吴伟就是这样——在收藏形式上渐趋…[全文]

2014-09-18 16:07:38

元、明、清瓷造型的特点观察方法

元、明、清瓷造型的特点观察方法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全文]

2014-09-18 16:06:34

民国时期瓷器的发展工艺特征

    公元 191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处于萧条衰落的黑暗时期。客观讲在这30多年里,也生产出不少精品瓷器。在这些精品瓷器中有传承,有融会,也有创新,倒给古老的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以郭葆昌为主导的传承派,制造了…[全文]

2014-09-18 16:05:28

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艺术形态与技法

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艺术形态与技法

    1.形态。松树主干、枝干都与元青花大致相同。松针有两式:一是与元青花相同的蒲扇式;二是圆团式,尊上的松针大约33或34根为一团,梅瓶上的大约27或28根为一团,若干团为一组…[全文]

2014-09-18 16:04:19

嘉庆、道光和同治时期五彩瓷的特点

嘉庆、道光和同治时期五彩瓷的特点

    自嘉庆朝开始,清朝的制瓷业开始走下坡路。由于五彩瓷器在雍正时已不是彩瓷生产的主流,承袭前朝的撇口式五彩龙凤碗和月令花卉杯却一直延续到清末宣统时期,而且在纹饰和规格方面也都与…[全文]

2014-09-18 16:02:55

《石渠宝笈》与清代宫廷书画鉴藏有何关系

《石渠宝笈》与清代宫廷书画鉴藏有何关系

    十骏马图(局部) 王致诚 册页 纸本设色 纵24.2厘米 横29.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近年来,随着古代书画收藏的逐渐升温,藏家较之以往更注重作品的历史著录,尤…[全文]

2014-09-18 16:01:57

元气与中国画本元审美精神

    衡量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艺术是否卓越,我以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其是否具有真正的大灵魂,是否具有独特的时代文化体认和生命表现。这种理念对当代国画家重新体认华夏本元审美精神那种天道意识及强调时空一体,时空变化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创造活动一体的存在境…[全文]

2014-09-18 15:59:47

中国画的金笺纸的秘密

    程十发 金笺鱼乐图 中国画,历来是画在纸上或者绢上的,纸与绢相比,是纸更能展开中国画笔墨的所有美感。而且纸与绢相比,保持的年份,历来有“纸千年,绢八百”之说,绢年份长了,发脆,易断,色彩也转向沉闷,不如纸,有千年之寿,多少代后展卷观…[全文]

2014-09-18 15:58:38

道光时期粉彩瓷的工艺特点

    道光朝的瓷器生产大不如干隆、嘉庆时。除了专为道光帝烧的署有“慎德堂”款识的器物还保持着干隆、嘉庆朝的工艺水平外,其他一般的品种质量都不如前朝。器型缺乏创新,品种单一;胎体粗松,釉面不平;纹饰呆板,多以风景或“无双谱”入画。虽粉彩传世品较多,…[全文]

2014-09-18 15:57:20

青花釉里红在嘉庆与光绪时期的区别

    嘉庆青花釉里红瓷的制作质量较前朝有所下降,这时的瓷器器型有碗、盘、瓶、鼻烟壶等。此外还有以如意莲纹为主的瓶、罐、盂、盒之类的器物。而光绪青花釉里红瓷的器型有盘、碗、杯、碟、瓶、鼻烟壶等。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异,不仅是器型,包括釉色、装饰技法…[全文]

2014-09-18 15:56:0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