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瓷器上的缩釉与爆釉

瓷器上的缩釉与爆釉

    缩釉的形成曾经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因胎体上粘了油污,所施釉面无法覆盖胎体而引起缩釉。另一说法是烧窑时冷却过快而引起缩釉。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均有误。前者,瓷器的烧制…[全文]

2015-07-28 09:21:00

上海现团伙以“维权”为幌敲诈文化收藏公司

    近日,上海警方不断接到各大拍卖行报案,数十人打着以“维权”的幌子进行团伙暴力敲诈。我市公安干警迅速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十名,部分骨干分子被刑事拘留,警方展开进一步刑事侦查。争取早日抓获主要犯罪成员。 警方透露:“对于打着维权的幌子进行恶…[全文]

2015-07-27 12:56:33

中国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

    欧洲人把中国青釉瓷器称为"雪拉同".这个名词来源于是6世纪晚期,法国作家杜尔夫的长篇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被子搬上舞台。剧中男主角雪拉同穿的一件青色衣服极惹人喜爱,这种颜色一下就成为法国流行的颜色了。正巧中国的青瓷第一次传入法国,那青翠欲滴…[全文]

2015-07-27 09:26:31

老窑瓷:西夏“马首”浮雕

老窑瓷:西夏“马首”浮雕

    马首浮雕是一件距今近千年的西夏时期的极其珍贵的文物。白瓷马头既像是浮雕又像是两个单面瓷器中的一半。而且这件白瓷马头造型逼真,体格健美,飘逸洒脱。马头上一缕一缕的鬃毛栩栩如生…[全文]

2015-07-27 09:25:29

伤残与古陶瓷鉴定

    陶瓷是易碎物品,古陶瓷在长期的使用和流传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其他外力作用,在一些器物上会出现破损、磕伤、缺碴、暴釉、毛边、冲线、鸡爪等伤残或伤痕。伤残对于器物的收藏价值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这些伤残大多数都是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留下的,伤…[全文]

2015-07-27 09:24:12

明末红绿彩婴戏纹碗的特点

    陈玉文明熹宗天启(1621-1627年)共七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政权日暮西山,社会动荡,内外战事不断,国力严重衰竭。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十分萧条,因此传世出土制作精致的瓷器相对前几朝要少,大都不带年款。这种造型古拙,工艺粗疏,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晚…[全文]

2015-07-27 09:23:03

成化斗彩瓷器值得重视:收藏价值极为可观

    在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最高记录。同样香港环球国际在2008年香港瓷杂春拍上一件清仿明代成化斗彩鸡…[全文]

2015-07-27 09:21:57

新瓷是这样变“古瓷”的

    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内人称之为"贼光".去掉"贼光"是仿古瓷要过的第一关。一旦去光过度,釉面变哑色,内行人一看便能识破,而如果去光不到位,浮光仍在,亦易被人识破。 据专家介绍,去浮光的主要方法有:用碱、酸等化学物质按比例掺清水泡浸仿古…[全文]

2015-07-27 09:20:32

老窑瓷:宋汝官窑瓷片的识别要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 1.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全文]

汝官窑 2015-07-27 09:19:29

买古瓷小绝招 专家传授六看鉴别法

买古瓷小绝招 专家传授六看鉴别法

    元朝青花鱼藻纹大罐 买古瓷有讲究。下面是本人多年来在收藏经验中自创的买古瓷"六看鉴别法",现与大家共享。 一看造型 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造型,有时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全文]

2015-07-27 09:17:4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