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如何鉴别光绪青花仿康熙细辨胎釉
2015-07-27 09:12:29 来源:中国瓷器网 已浏览次
广州藏家陈先生收藏的一对青花折沿碗,经专家鉴定,并非同一时期所生产,虽然器形差异不大,却是一件为清康熙年间所制,一件是光绪年间仿康熙制品,但都是值得收藏的佳品。
据资料记载,康熙年间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能工巧匠辈出,反映在瓷器制作上也是精品迭出,瓷绘艺术日趋多样化,尤以青花瓷器彩绘更能体现康熙时期的风格特征。而光绪时期因当朝政权腐败,整个社会陷于动乱和衰退,其中烧制的瓷器大多为喜庆应酬之瓷,体现在制瓷工艺上,也是制作粗糙,除了仿前期,没有更多的建树。通过这两件青花折沿碗的对比,能够很清楚的看出两朝瓷器制作的区别来。
为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辨别清康熙时期与光绪时期青花瓷器的风格、特点,本期特邀著名鉴藏家麻利先生对此进行鉴赏。
藏家自述:
前不久,我在文物店购得一对青花碗,价格不菲。因为器件十分精美,人物生动细腻,我当宝贝收藏陈列,得到不少藏家朋友赞赏。我想请教专家:这对青花碗的准确年代及收藏价值。广州市陈先生
专家鉴赏:本期专家:厦门国拍副总经理、著名鉴藏家 麻利
这对青花山水人物折沿碗,一为康熙朝所制,一为光绪时仿康熙制品,其器型、纹饰基本类似。碗均为折沿,浅弧壁,高圈足,底足有刷一圈酱釉。碗内口沿绘一周梅花竹叶锦地纹,碗心绘山水图。碗外壁绘青花人物图,人物似为三星,人物中间有一仕女。此件康熙青花碗,其人物以写意法绘就,绘工潇洒流畅,青花成色浓艳深沉,釉色青白,釉面均匀,釉质较肥厚、光亮;其胎体厚实、坚质、细腻,足际刷一层酱釉乃是清早期的一种特色;碗内心所绘的山水图几笔点染,充分体现了康熙时期青花山水画法的特色。
另一件是光绪青花瓷,人物画法以工笔绘就,但见人物眼眉都描绘得十分清晰,且人物的眼睛乃仿康熙时人物的画法,有眼无珠,即俗称的"康瞎子",整器青花色泽亮丽,很有点康熙青花的韵味,但毕竟胎质梳松,釉面稀薄泛白,胎土淘洗不干净,故釉面上能看到许多黑色的斑点,仔细察看,就能辨别出这两件青花山水人物折沿碗的不同之处来。
康熙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造型硬挺、爽利、饱满有力,大件器皿更是气魄雄伟。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在风格上是完全协调的。康熙青花瓷器的瓷绘豪迈、刚劲,这与硬挺、爽利的造型统一在一个基调中,这就使其既不同于明代各朝的器物,而又有别于其后雍正、乾隆时代的作品,从而形成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特色。清代青花以康熙时为最好,而康熙青花又以中、晚期的为佳。
光绪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经济落后,但在光绪初年就大量烧造官窑器,光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为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寿辰又大批烧造寿庆典礼和赏赐所用的官瓷,在嘉庆以后官窑衰落的形势下,大有中兴之势。光绪仿前朝官窑瓷成风,且产量大,当时青花器中有仿明代永乐、宣德;亦有仿康熙瓷,产量大,故民间有"小康"之谓。光绪仿康熙的青花瓷,胎体均不够坚致,釉面稀薄不匀,缺乏坚硬感,胎釉结合不够紧密,所绘纹饰虽艳,但没有层次,浮而不沉,故仔细对比,能鉴别出来。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