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文密码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电子密码锁和保险箱,而古人若想要隐秘安全的所在,同样离不开密码锁。但看惯了古装剧中横梁铜锁的现代人,对古代铜锁的保密功能嗤之以鼻,其实古代的锁具,根本不是“绣花枕头”,很多设计颇具现代意识。笔者就曾见过一把小巧精致的清代诗文密码锁,兼具了锁具和密码的功能,相当精巧。

这把诗文密码锁,实际上是一个“成语锁”。锁上面有四个刻有汉字的转环,如同现在的密码盘,套在锁上,依次旋转转环,只有特定的组合才能让锁鼻通过,然后再次随手旋转,不知道密码的人即使拿到了钥匙,也无法打开这只铜锁,可谓匠心独具。

锁转环上的文字并不生僻,但在上学读书并不普及的清代,并非人人都能识得。笔者试着转动了一下,经过多次调试,终于知道这把锁的解锁密码为“人寿年丰”,当锁鼻“嚓嚓”旋动机关的时候,笔者心中一动,顿时为古代工匠的智慧所征服。

中国古代锁具的类型大致分为簧片构造锁与文字组合锁两大类。其中簧片构造锁又可分为广锁、花旗锁、刑具锁及首饰锁四种,多为横式锁具,用于门、柜、箱。以文字组合锁来说,不仅有诗文密码锁,还有成语密码锁、天干地支密码锁、姓名商号密码锁等等不一而足。其共同之处都是利用分别刻有汉字的几个转环套定于锁身上,只有旋动转环拼成一句暗定的多字俗语或诗句才能让锁鼻通过,方能打开。这种锁工艺的讲究还表现在文字有楷、草、行、隶、篆等不同书体上,韵味十足;其两端小小的平面上又装饰有狮首、虎面、佛像、福寿葫芦等,使寻常锁具融入了艺术细胞,因而富有美感,这都是现代数字密码锁不具备的。

一枚小小的锁具,不仅是普通的生活用品,而且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因此,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精致奥妙的古锁,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