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仿铸清乾隆铜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复制的清乾隆铜钟

浑厚的钟声,在南钢的厂房里传出来。昨天,为拉萨关帝庙复制的“清乾隆铜钟”起运拉萨。

“清乾隆铜钟原件已经200多岁,敲不响了。为了保护文物,我们决定对它进行入库修缮。复制的铜钟,将放在关帝庙原来的位置上,供游人参观、祈福。”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刘世忠说,这回一共复制了两个,除了放在关帝庙外,还将放在博物馆内,供游人参观。

和原钟“长得一样”,但不“哑”

铜钟底部直径1.05米,高1.36米。铜钟看上去旧旧的,好像蒙了灰。“这是工艺的需要,要复制成和原件的感觉一样。”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王丰陵说,如果复制普通铜钟,15天就差不多了,这两个钟却花费了4个月左右。“原钟已经不响了,表面有的地方发黑了。我是根据原钟的4张老照片复制起来的。”

刘世忠绕着铜钟走了一圈,细细看了一遍。“和原钟几乎一样。”

王丰陵采用明清泥范制作工艺,对古钟进行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他发现,原钟设计很精巧,不仅有藏传花纹,还有道家八宝、文房四宝,以及汉字铭文,充分体现了满汉藏文化的交融。

但是,原钟在制作过程中有缺陷。一般的钟,在顶部只有一个用于发音的天门,但原钟居然有5个,4小1大。“在一般人看来,钟都是发出‘当当’声,其实工艺略有不同,钟声就不好听了,甚至敲不响。”王丰陵说,原钟是在四川制作的,天气潮湿,所以制成时,就有点“哑”。怎样才能让新钟和原钟长相一样,但声音不“哑”呢?王丰陵琢磨了很久,在制作上,把原材料做了一点小修改,而“天门”依然留着,一个也不少。

“效果很好。”现场,刘世忠和王丰陵在复制的钟上试敲了起来。“当,当,当。”悠扬、浑厚的钟声从厂房内传出来。

福康安发起造钟

“原钟是拉萨磨盘山关帝庙的,这些年,我们对关帝庙进行了修缮。作为关帝庙的珍贵文物,清乾隆铜钟不适合在室外展出了。这个复制的钟运到拉萨后,原钟就要入库‘休息’。”刘世忠说。

清乾隆铜钟到现在已经200多岁了。刘世忠介绍说,这个钟还挺有故事的。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中,有一个福康安。现实中,也确实有福康安这个人,他曾率领大军迎战尼泊尔的入侵者,七战七胜。1791年,尼泊尔廓尔喀族入侵西藏,占据了聂拉木、吉隆等地,并偷袭日喀则,于是,乾隆皇帝派大将军福康安率师入藏,第二年,福康安的大军就赶走了敌人,一直打到了廓尔喀的都城,即今天的加德满都。

胜利后,按照当时的习俗,福康安回到拉萨,在磨盘山建了关帝庙,在庙里发起制造铜钟。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