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最后的文玩”之称的刻铜墨盒,集书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盛行于清代中晚期。刻铜墨盒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其作为中国的文房用具之一,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族气息…[全文]
铜镜是古人用来妆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集观赏、实用、珍藏于一身,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收藏到称心如意的铜镜呢? 在收藏界存在这样一个共识:…[全文]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酒的酿造历史悠久,谷类酿成之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据考古学家证实在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巅峰,所以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观其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和艺术…[全文]
小铜佛像大多体小量轻,高度一般为5——10厘米,制作精美。其功用,除室内安置供奉外,还可以在出行时随身携带,以祈求平安 。 据刘宋傅亮的《观世音应验记》记载: 蜀有一白衣,以旃檀函贮观世音金像,系颈发中。 南公子敖,…[全文]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创造的青铜艺术的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青铜器被广泛地使用…[全文]
对于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来说,皿天全方罍的成功回购,应该成为最为重要的新闻之一。而在刚刚落幕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市场的成交情况折射出目前市场的冷暖和趋势。 珍品拍卖冷热不均 罍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作重要的礼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全文]
我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为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这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上乘。铸造者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得器皿品质优良…[全文]
中国自古有香炉焚香之习俗,古人焚香很多,所以香炉的用途很广,除了礼仪环境所需要用的熏衣外,还是书斋里便于诵阅、有益于理解及记忆的文玩清供。 香炉的材质五花八门,主要有金属、瑜石、磁、陶瓷、紫檀等,形状多样化,香炉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全文]
近年来,以佛像为首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升温,引起众多拍卖企业和收藏投资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秋拍内地古董珍玩市场整体下滑的行情中,佛教艺术品板块却逆势上扬,以永宣宫廷为首的佛像专场和以密宗器物为首的相关专场频出高价,就连与佛教相关的佛画…[全文]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然后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所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在中国古代,景泰蓝曾经深得元、明、清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