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饱满的热情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羲之书画报社、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影响力英才(北京)国际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习酒杯”全国百名将军喜迎十八大书画作…[全文]
《杭州福神观记》卷,元,赵孟頫书,纸本,楷书,纵34.2cm,横797.8cm。 《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著名文学家邓文原撰文,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位于西湖断桥之侧的福神观之始末。赵孟頫书此碑记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全文]
弘一法师圆寂前五个月作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弘一法师(李叔同)作词的这首《送别》,想必早已脍炙人口。近日,在浙江美术馆“天心月圆——弘一法师手迹展…[全文]
古玉收藏时间久了其表面难免会出现污垢,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对其进行清洗,然而对玉石的清洗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对其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其玉质特点。 究竟怎样清洗玉石为好呢?我们根据以上的特点简单介绍一下玉石清洗的方法。玉器到手,先用常温清…[全文]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生产完全是抄写,抄写一部书尤其是大部头的书很不容易,复本很少。纸是植物纤维制成的,成本低,携带方便,但易遭水湿、虫蛀、霉烂,也易于损坏。虽然没有进行文献和实物考证,但有理由推断,起码在东晋时就有了古籍修复事业,至…[全文]
到底是“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一句诗,引发了市民们的热烈讨论(本报9月23日A1版曾作报道)。这两天,还有市民打进本报热线968111反映说,希望对这…[全文]
宋代雕版印刷技术有突飞猛进之发展,导致了人文科学的同步发展,也宣告了以写本为主要载体的时代的终点。从此,宋本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逐步遞升,被世人争相收藏、传抄、翻刻,历经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宋本大量流失。于是宋本之研究、鉴定日益受到重视,…[全文]
玦,古玉器名。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玦者乃遇满则缺的意思,王侯佩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全文]
随着玉器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上赝品众多。作假的玉饰戴上就会让皮肤发红过敏,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假宝玉都是怎么冒出来的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烂石头变身记 2.2亿元的“汉代玉凳”是玉雕艺人赵先生制作的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