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生)处有人家”现存最早版本写作“生”

到底是“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一句诗,引发了市民们的热烈讨论(本报9月23日A1版曾作报道)。这两天,还有市民打进本报热线968111反映说,希望对这两种版本的出处和来源有一个更全面的解释。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欧明俊教授说,关于杜牧的诗集,历代各种权威版本都以“生”字为主。

据介绍,现存最早的明代嘉靖翻刻宋刊本的《樊川文集》(注: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用的是“生”字;清代学者冯集梧的《樊川诗集注》以及清代《全唐诗本》也用“生”字。不过,欧教授说,明代时已经出现“深”字版本。

欧教授说,到了当代,由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成为大学经典教材,用的是“白云深处有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正文用“白云生处有人家”,但后面作注解说“又作‘深’”。因此,学术界出现了对这句诗的两种版本用法。

“用‘深’字给人一种静态的感觉,用‘生’字则是一种动态的感觉,更有美感。”欧教授说,从他个人角度来看,他更喜欢用“白云生处有人家”,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可以有多种理解。但他建议说,中小学生还处于知识吸收阶段,对古诗词中出现的多种版本现象,中小学教材最好要统一,以免造成混乱,等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就可以吸收多版本的解读,开阔视野。

责任编辑:LXC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