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子项目——浙江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为20个入围项目之一。该项目将参与3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 中初鸣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位于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 2018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德清县博物馆对...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安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门峡仰韶文化遗址群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件,建议国家给予支持。 安伟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仰韶文化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让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找到了源头,是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世界文明史上...
日前,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会议,听取河北省文物局及相关单位关于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的专题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目前,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已经完成雄安新区中期发展区约200平方公里文物调查工作,共登记各类文物遗存79处。在此次文物调查中,南阳遗址考古工作获得重要发现。南阳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南阳村村南,是春秋战国时期遗...
提到飞虎队,很多昆明人首先想起的,是巫家坝机场。 但近日,就在昆明东南,离市区30多公里的呈贡乌龙浦七星山,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与云南省飞虎队博物馆的专家在考察时发现了迄今国内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飞虎队遗址群落。此次考察,发现了包括呈贡机场、飞虎队司令部、飞虎队员驻地、壁炉、飞虎井等在内的十余处飞虎队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是二战中美人民友谊与合作的重要见证。 ...
7月1日至2日,“旧石器考古在丁村:回顾、进展、研讨”学术交流会在丁村遗址所在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召开。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了丁村遗址群考古最新进展:九龙洞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石片中,拼合出石制品104组。特别是其中一组,是用60余块石片拼合而成。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益人研究员说:“石片的拼合,是为了反推丁村人石器原料选取、打制技术以及复原整个制作流程。” 王...
作为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之一,抢救保护利用新四军军部南昌遗址群(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工程正在有条不紊推进。记者昨日获悉,遗址群陈列大纲共有五个部分,运用了较翔实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成立的来龙去脉、组织机构、主要工作和领导人变化叙述得较为清楚。 遗址群包括6栋建筑,按照初步规划,6栋建筑将复原做东南分局机关旧址、盐商余兴庆旧居陈列等。目前,旧址维修中标单...
在浙江省第三大河灵江的流域内,早在9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且原始农业较为发达,这是考古工作者对仙居县下汤遗址的最新勘探所发现的。它属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上山遗址群。 记者从仙居县文化部门获悉,2014年底至2015年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应邀对该县横溪镇下汤村的下汤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必要试掘,最近完成了遗址的勘探报告。这处遗址地处灵江源头之...
澧阳平原位于洞庭湖西北岸的澧水中下游地区,地处武陵山脉的东北边缘,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近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考古学家来到此地,探寻大地深处那些未知的远古秘密。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级文物工作者在澧阳平原发现史前遗址500多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有13处。其中保存完好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令人瞩目,它曾两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城址,遗址区内有...
观点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历史信息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人文价值重大,建议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 背景 澧阳平原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行政区域涉及当今澧县大部和临澧、石门、津市、安乡的少部分地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文物工作者在此发现史前遗址500多处。迄今为止,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有13处。以城头山为代表的澧阳平原遗址群保存完好,考古学文化编年及...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寺墩遗址群的考古调查”,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中,“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这一跨区域考古研究项目的子项目。而“象墩遗址群的考古发掘”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象墩遗址发现于2012 年,位于寺墩西北,两者相距约15 公里,北距长江约10 公里。2016 年度的考古发掘主要针对象墩本体及其南部的大刘桥、四堡村、汉墩三处遗址点。其中,象墩遗...
近日,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7个重点项目之一,这将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泥河湾文化遗产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 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阳原县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然地层博物馆”和 “东方人类的故乡”。 此次被列入国家“十三五...
上山文化遗址群分布于河谷盆地边缘的山前台地。在金衢盆地周围的山脉中,发育有石灰岩溶洞,但没有发现同时期的洞穴遗址,没有发现拟想中的季节性迁居的遗存现象。这说明上山文化已经告别了山林洞穴的生计模式。 遗址普遍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定居聚落。上山遗址中期出现了有规律的排柱式房址,早期也出现了较多柱洞遗迹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荷花山遗址也发现有规律的柱洞分布。柱洞所指示的建筑往往是地面式的或干栏式的,...
“三道海子墓葬与鹿石遗址群”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阿尔泰山分水岭处,西与蒙古国接壤。由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三道海子墓葬与鹿石遗址群”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道海子地区海拔高度约2700米,有三个大小不一的谷地。每个谷地中有一至二片大的水域和湿地,均由周围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雨水汇流而成,分别名为“切特克库勒湖”(哈萨克语“边海子”...
“北宋时期,黄岩青瓷窑品很丰富,质量在同时期也较好。”“看了黄岩沙埠窑的青瓷展品和遗址,我感到震惊。”11月15日至17日,黄岩沙埠青瓷窑址学术研讨会在黄岩举行。十余位国内文物考古专家,首次为黄岩沙埠青瓷窑址作了专题研讨。会上 ,有专家用“震惊”“出乎意料”等词来形容自己的考察感受。 据黄岩博物馆馆长罗永华介绍,沙埠青瓷窑址群位于离黄岩城区约15公里的沙埠镇,在约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