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按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第四课题“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流域都邑性聚落综合研究”所规定“陶寺遗址专项”2009~2010年度任务要求,本年度,山西队开展了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研究调查和陶寺城址西部微观聚落形态勘探工作。 壹、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调查 一、调查计划与实施...
船政古街区鸟瞰效果图 福州马尾区旅游局昨日消息,马尾船政文物修缮二期工程目前已展开,船政文化创意园、船政古街区、船政滨江廊道正加紧建设,正在修复闽安协台衙门;拟增建船政文化旅游码头,修复圣教医院门诊楼,恢复船政精英馆、英国副领事署原貌。 船政文化遗址群分成六个区 “马尾船政”正在申报国家4A级景区。“十二五”期间,船政文化遗址群计划整合马尾造船...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佛寺遗址群是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迄今所发现佛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佛寺。根据现存的佛寺建筑遗迹和壁画可以完全复原佛寺原貌,这是至今仅有的考古发现。 达玛沟托普鲁克顿佛寺遗址群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佛寺佛像雕塑保存状态最好的遗址。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佛寺遗址群之1、2、3号佛寺遗址组合成完整寺院,是塔克拉玛干绿洲寺院独有形式。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佛寺遗址形制、壁画与所出土文物...
位于铜鼓县温泉镇金星村柳庄自然村的平顶垴遗址,经抢救性发掘被证实为先秦时期手工作坊遗址群。发掘表明,平顶垴遗址群从先秦时期延续至汉代,前后延续时间长达2000多年,遗存类型丰富,出土文物较多,是我省一处重要的先秦时期遗址。 在近3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可见多处地穴式手工作坊、窑炉、柱洞遗迹。7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鼓县文物部门,在大余、萍乡、德兴、德安、安福、莲花等地文博专业人员的大力...
9月13日,记者在铜鼓县采访获悉,位于该县温泉镇金星村柳庄自然村的平顶垴遗址,经抢救性发掘被证实为先秦时期手工作坊遗址群。发掘表明,平顶垴遗址群从先秦时期延续至汉代,前后延续时间长达2000多年,遗存类型丰富,出土文物较多,是我省一处重要的先秦时期遗址。 记者在平顶垴遗址看到,40多名当地民工在考古专业人员指导下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近3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可见多处地穴式手工作坊、窑炉、柱洞遗...
5处大型佛寺遗址群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正渐渐展示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新疆首次发现带庭院的建筑基址,而且是完全由我国学术机构独立发现、独立发掘、独立进行各方面研究的整装古代建筑遗址群。 今年1月,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因公路施工,在达玛沟发现托普鲁克敦2号佛寺西侧有零星壁画出土,工程随即停工。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工作人员现场考察,初步认定这是一处新发现的佛教建筑遗址。5月11日,经新疆维吾...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2009年秋冬,由潍坊市文化局、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宣传文化中心、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潍坊市滨海开发区央子办事处一带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四处盐业古代盐业遗址群,上百处龙山、商代、西周和东周、金元时期制盐遗址。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数量达86处,为首次重大发现。 央子一带北临莱州湾,以往的考古工作只发现了数个遗址点。古遗址多被现代盐田和工场、民居占压。文物普查...
为配合贵州省重点工程项目——天柱白市电站的建设,2009年9~12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对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已发掘的八个遗址中,发现了史前、战国秦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文化遗存,取得重要成果。其中在远口镇坡脚、学堂背和月山背三处遗址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石制品9000余件。从发现的陶片和石制品特征看,表现出与湘西地区同期遗存间的密切文化...
岱海遗址群(资料图片)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经指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半坡文化遗址是土房矮房,而凉城的老虎山、园子沟文化遗址则是高楼大厦,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老虎山、园子沟文化遗址就位于内蒙古凉城岱海地区,与被苏秉琦誉为的人文始祖王墓山遗址,共同构成了了解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聚落形态及文明起源窗口的岱海遗址群。 新石器时代遗址 自...
“潇湘上游”指的是潇水全流域和湘水上游的一部分,行政区域属湖南省永州市,湘水源头及上游一部分则属于广西自治区的辖区。 潇湘上游是湘南地区商周遗址比较密集的地区,但由于这一地区的遗址多在山坡上,原生文化层不易保存,文化层也普遍较薄,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对此进行过主动性的发掘。这一地区商周文化的面貌一直比较模糊。 2008年6月、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永(州)连(州)公路建设,会同市、县...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日前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但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