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1日上午,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到河北师范大学就重点学科建设和文物考古工作进行调研。 张庆伟先后考察了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泥河湾研究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人类学实验室,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河北师范大学、省文物局就考古学科建设、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就进一步做好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加强考古学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张庆伟指出,...
12月11日上午,河北省长张庆伟到河北师范大学就重点学科建设和文物考古工作进行调研。 张庆伟先后考察了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泥河湾研究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人类学实验室,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河北师范大学、省文物局就考古学科建设、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就进一步做好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加强考古学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张庆伟指出,文物是...
11日上午,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到河北师范大学就重点学科建设和文物考古工作进行调研。张庆伟先后考察了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泥河湾研究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人类学实验室,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河北师范大学、省文物局就考古学科建设、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就进一步做好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加强考古学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张庆伟指出,文物是人类文...
张庆伟在河北师范大学调研时强调 进一步做好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工作 11日上午,省长张庆伟到河北师范大学就重点学科建设和文物考古工作进行调研。 张庆伟先后考察了分子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泥河湾研究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人类学实验室,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河北师范大学、省文物局就考古学科建设、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就进一步做好泥河湾遗...
在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向自治区文物局颁发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证书,以证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阴山岩刻遗址、赤峰的辽上京遗址、红山文化遗址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2012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并颁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的纪念年。中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后,现已有43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6月,中国政府推荐的...
《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纲要》业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于日前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予以批准公布。省政府要求,当地市、县政府要将《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纲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编制城镇规划过程中,注意与本体规划相衔接。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护泥河湾遗址群及周边环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泥...
出土的瓦当和制作瓦当的模具 昨日记者获悉,邢台内丘邢窑遗址群又有重大发现。4个多月前发现的这处窑炉群遗址的灰坑竟多达百个,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达20万件。在这里还发现了全国罕见的“隋三彩”、唐四彩”瓷片等珍贵文物遗存,其中一件“鸳鸯火锅”盆更是引人注目。 鸳鸯陶瓷盘有现代“鸳鸯火锅”的痕迹 发现1...
泥河湾遗址群 作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虽已享誉全世界,但也面临众多问题。新华社报道称,“泥河湾遗址群因发掘面积有限、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无统一管理机构等原因,研究、保护和开发效果有限。” 泥河湾遗址群迄今共发现命名遗址150多处,其中距今百万年以上的遗址40处。可多年暴露在外风吹日晒,加上这些地方土丘沟壑纵横,植物稀少。泥河湾遗址群...
记者在河北阳原县采访了解到,享誉中外的“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遗址群因发掘面积有限、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无统一管理机构等原因,研究、保护和开发效果有限。 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近百年的考古研究已使泥河湾作为“东方人类故...
(记者 赵梅)2500年前,在开都河流域曾经生活着怎样一群古“和静人”他们曾经掌握着怎样的粮食加工技术近日,新疆考古工作人员正通过和静县出土的60多座古民居遗址、200余座墓葬,向人们展示着古“和静人”的生活。 9月26日,记者从巴州文物局了解到,为配合和静县基本建设工作,近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和静县工业园区附近约1万平方米的古代遗址、墓葬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60多座...
2500年前,在开都河流域曾经生活着怎样一群古“和静人”他们曾经掌握着怎样的粮食加工技术近日,新疆考古工作人员正通过和静县出土的60多座古民居遗址、200余座墓葬,向人们展示着古“和静人”的生活。 9月26日,记者从巴州文物局了解到,为配合和静县基本建设工作,近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和静县工业园区附近约1万平方米的古代遗址、墓葬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60多座古民居遗址、...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日前在广西隆安发现一个5000多年前的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遗址群以乔建镇儒浩稻神山为主体,包括高岭、大岭、安呑岭等祭祀坛,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稻神山壮语叫“岜娅”,也叫金榜山,是隆安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隆安时曾慕名考察了金榜山,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了金榜山的迷人风貌。 稻神山实际上是一座大石铲文化时代的岩洞葬...
8月20日至22日,光明日报连续刊发系列报道《东方人类是否从这里走来?——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探微之一》、《探索东方文明的根系——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探微之二》和《东方“奥杜维”如何走向世界?——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探微之三》,对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发掘的历史、重要发现及其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业界和广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