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次中沙联合考古队发掘采集了较多的文物标本,包括青铜砝码、波斯釉陶、阿拉伯陶器与釉陶、玻璃器、黑曜石器等,为解读塞林港遗址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沙特塞林港遗址出土的中国明清时期瓷器残片姜波供图 “沙特塞林港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残片,包括宋元时期的莲瓣纹青白瓷与青瓷,以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等,这是红海地区港口遗址考古中首次发现中国外销瓷。”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所...
记者23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隋唐安仁坊的西南隅发掘出唐代宅邸建筑基址,应是一处达官贵人的宅邸。这是隋唐长安城宅邸遗址的首次发现,对于了解宅邸布局、结构及功能有重要意义。 隋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区范围内,几乎全部叠压于现代城市建成区之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隋唐长安城遗址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发掘工作。 目前已发掘出安仁坊南墙墙基、光福坊北墙墙基、外...
近日,灵璧县文物所在该县老县委地块拆迁中发现一处古代窖藏瓷器点,经安徽省考古队专家保护性挖掘,出土数十件金元时期民窑出产的生活用瓷器。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建国以来,灵璧考古无金元时期瓷器出现的空白。同时,此次出土瓷器的器型丰富、数量之多,为灵璧有历史记载中的首次。 灵璧是宋元祐年间建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历史上,灵璧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隋唐大运河的流经之地。近年来,灵璧考古挖掘,出土过很多...
记者今(15)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由该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联合考古队,近日对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哈卡斯共和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代岩画和青铜时代墓葬进行了调查、试掘、测绘和拓片等相关田野工作。目前,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人员已返渝,进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阶段。 发现距今数万年前小型石制品 为古人类的迁徙与扩散提供实物资料 ...
3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透露,西安汉唐昆明池考古勘探与试掘,首次从考古学上确定了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的昆明池池岸及进出水系统、并首次从考古学上确定了攸关汉唐都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漕渠渠首及部分渠线,清晰揭示出汉唐最强盛时代水利工程的宏伟面貌。 昆明池是汉武帝在上林苑中开挖的大型池沼,延续到唐代仍不断疏浚,宋时逐渐沦为农田。考古勘探确定...
张献忠沉银考古首次发掘木鞘沉银 印证史料记载
新疆和田地区自古以产玉闻名,国内众多考古多次出土和田玉制品,但在新疆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和田玉。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考古人员介绍了在新疆比孜里墓地首次发现的羊脂玉挂件。 “看到那枚羊脂玉时,激动极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在清理一个葬有108具人骨的墓室时,发现了一枚羊脂玉挂件,约指甲盖大小,状如鼎,白如凝脂,一端有孔,可能是挂在墓主颈部的...
战国时期的成人瓮棺墓 供图/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16年北京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今年北京共有13个文物考古发掘项目开展,发掘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是去年的两倍多。其中,在城市副中心考古中发现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瓮棺葬,这是北京首次发现成人瓮棺,其规模也是国内目前已发掘的翁棺葬中最大的。 今年是北京文物考古丰收年:7万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是去年的两倍,通州副中心考古发现的千...
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左右等分。 玉印印钮为鸱鸮 图/记者许南平 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正在省博物馆火热展出,展厅内首次展出了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身份的直接证据——刘贺玉印。11月30日,记者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获悉,经专家考证,刘贺玉印的造型为“鸮(xiao)钮”,鸮钮玉印在此前我国的汉代考古中从未发现过。 在刘贺墓中,出土了“刘贺”玉印、“大刘记印”玉印、无...
今天上午,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新媒体上直播考古实况,直接向公众展示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现场,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近距离”观看并了解考古工作。 据了解,远瀛观遗址位于长春园中轴线最北端,紧邻大水法遗址,曾经是一座西洋钟楼式高台大殿,是乾隆皇帝宠爱的容妃生活的场所。目前,远瀛观遗址仅存汉白玉雕花石柱和一些散落的石构件。此次考古工作涉及800平方米的遗址,将为远瀛...
新疆和田地区自古就以产玉闻名,和田玉更是享誉国内外的宝玉。然而,多年来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却鲜有和田玉出土。近日,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的消息说,考古人员在和田地区洛浦县比孜里墓地发掘时,终于发现了一枚拇指大小的和田羊脂玉挂件。 据比孜里墓地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胡兴军介绍,这枚羊脂玉挂件年代约在2000年前后,它是继小河墓地出土青玉后,新疆考古发掘出土的首枚和田羊脂玉。 ...
4月18日上午,故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专家咨询会在故宫召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介绍了故宫隆宗门西遗址和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隆宗门西遗址发现叠压关系清楚的元明清遗迹,堪称故宫“三叠层”;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发现了保存较好、规模宏大、工艺考究的明早期宫殿建筑基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考古和文保...
经近年来持续不断工作,陕西省考古人员在普遍勘探和重点试掘情况下,对汉武帝时期创建的甘泉宫遗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古,首次确认了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为“仙人文化”的中国人提供了新佐料。 甘泉宫遗址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部的铁王镇,是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中心之一,汉武帝夏季经常在此离宫办公。现存遗迹主要有外墙、门阙、大型建筑夯土台基、西门门址等,遗址内涵较为丰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文...
经近年来持续不断工作,陕西省考古人员在普遍勘探和重点试掘情况下,对汉武帝时期创建的甘泉宫遗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古,首次确认了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为“仙人文化”的中国人提供了新佐料。 甘泉宫遗址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部的铁王镇,是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中心之一,汉武帝夏季经常在此离宫办公。现存遗迹主要有外墙、门阙、大型建筑夯土台基、西门门址等,遗址内涵较为丰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