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胡亚峰的老宅王嘉斌摄 青砖、灰瓦、马头墙、硕大的木门……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阳村,一间独具特色的江南建筑伫立在村道旁。 胡亚峰在工作 王嘉斌 摄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一位身形高大的男子,他叫胡亚峰,是这栋楼的打造者,也是一位古宅修复热衷者,“这座古宅是从千里之外迁建来的,2018年初开始修复。” 走进老宅,里面堆放着上百件古色古香的老物件。院子里,架着一...
在熙熙攘攘的临顿路上,许多体验完“苏式生活”的游客们会顺势转到安静的钮家巷,走进潘世恩故居中躲得一份清净,同时感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状元荣光。 从2013年11月立项,到设计、施工、文物陈设,一年多的时间,原先破落的潘世恩故居再次“重生”。苏州文旅集团将修缮完成的潘世恩故居,结合苏州独特的状元文化,打造成为状元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创企业为一体的古建修复样板工程,先后获得了“...
图为:高家花屋外观。通讯员 张云朝 摄 5月1日,年满80岁的高福全,正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豪宅高家花屋的天井里打扫卫生,清扫蜘蛛网等,看灭火器压力情况。“古代民宅,木质结构,如果没有人经常进行维护,注意防火是不行的。我在这里住了80年,维护了80年。”高福全这样说。 高家花屋,位于竹山县竹坪乡解家沟村白马山上,兴建于清朝年间,耗时33年才建成,整个民宅为宫殿式建筑,前后有三进院落,占...
昨天上午,居住在上海的三户吴氏后人专程来到位于定海区昌国街道前府街7号的吴家大院。据了解,“吴家大院”属于市级文物保护点,建于晚清民国时期,距今已有百年左右历史,产权面积1233.84平方米,涉及15户产权户,房屋33间,截止今天15户产权户将全部完成签约工作,计划在3月底之前搬迁腾空吴家大院。下一步,定海区相关部门将进行吴家大院修缮工作。记者 余秋凌 杨硕 通讯员 冯惠明
喜欢中国书画的读者有福了!昨天,142件传统中国书画作品在南山读书艺术中心展出。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些书画作品主要出自中国近现代名家之手,主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以及书法四大传统题材。展出时间从即日起到本周日上午,市民可以前往免费参观,周日下午读书艺术中心将对作品进行拍卖。 读山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来自于民间收藏家,作品以小而精为主,作品中除了传统书画,还有水粉、版画...
杭州城南中山路一侧,隐匿着一条“丁”字形小巷,名为三元坊巷。这条安静的巷子,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明代连中三元的宰相商辂,曾在这里求学;在民国时期,这里周边是杭城的金融中心,曾是杭州第一个银行业同业公会的聚会场所,聚集了当时杭城的金融界大牛们…… 老宅危旧房修缮工程开始 昔日杭城“华尔街”欲重现荣光 最近,巷子里的9号、11号地块危旧房修缮工程正在进行。未来,湖滨街道将该地...
上海,一个引发舆论哗然的焚琴煮鹤之举,果然应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的重诺。6月23日,该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为了一栋旧房子的被拆,如此巨额的经济处罚,如此众多的官员和责任人被问责,不仅仅在上海,就是在全国范围也...
图片由史济荣提供 前段时间,上虞乡贤研究会丰惠分会的成员们通过走访老人,踏看老宅,寻找各种线索,整理挖掘老县城丰惠台门文化。工夫不负有心人,近日,明代三位陈氏进士、名臣的老宅被一一找到。 小弄堂中“别有洞天” 上周日,一行人看完一众老台门后,上虞古县城文史研究会会长史济荣提议去寻找陈氏先贤的老宅。前段时间,一位年近8旬的陈姓老人向他提过一些陈家往事。陈老伯家在丰惠镇西河岸,住处不...
“老宅檐下守清梦,闲敲棋子话三生”,在桐庐县江南古村落深澳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荆善堂,分外引人瞩目。从外观看,它与旁边的古建筑相映成趣,里面更是引人入胜,别有一番景象——修旧如旧的古宅,三进院落格局,昏黄的灯光,打在精致的牛腿雕花上,映衬出绝妙的雕梁画栋……清代老宅的空间感、层次感、年代感,更让人有穿越数百年的独特体验。此外,这里天井里的水井将深澳水系串联一起,展现出最佳的建筑风格。 ...
远望电报班旧址 近期,麻江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高枧村团坡寨发现国民革命军陆军通讯兵学校电报班旧址,该旧址为一栋两层楼木房,至今仍可居住。 据麻江县文物工作人员介绍,国民革命军陆军通信兵学校始建于1936年9月1日,校址南京丁家桥,蒋介石兼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北方迅速沦陷,大批军校南迁。1938年冬,通讯兵学校迁至贵州麻江,校总部设在县城北武庙,即现在的麻江二中旁。目前,校总部仅存地基遗址。...
经过几天阴雨绵绵的天气,11月22日这一天的空气显得格外温润潮湿。是日,白洋街道下陈村一户人家正在拆建自家古老的宅院,四周除了雨声便是房屋零星的拆除声,一切在静谧的雨声中显得颇为突兀,听久了好似也入耳许多。倏忽一声叫唤,打破了这道和谐的“曲调”,原来是屋子主人的声音,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蓦然发现在挖掘机刨开的土层里竟有依稀呈现青灰色的古砖块,这里的村民许是平时相关宣传听得较多,当地人也普遍具有文保...
每一座繁华的城市背后都有历史,自然也有遗存,古民居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宅子大都年岁悠久,命运却迥然不同:既有破败失修者,也有保存尚佳者;既有被拆迁改造者,也有被修缮保护者。对于古民居价值的认定、拆改或保护的标准,无疑是关键因素。当城市的扩张发展与古民居之间产生矛盾,该如何处理?古民居的价值该怎样判定?由谁修缮保护,如何承续?本版今起推出“关注古民居”栏目,探寻当下,城市与古民居间的共处之道。 ...
国庆假期,很多不愿出门的市民可能会选择到上海近郊的一些老街走走。 除了那些知名老街外,一些名气没那么大的老街上也有不少属于保护单位的老宅子,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受到的保护和关注却并不够多。如何更好地保护老街与老宅,成为文化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老宅修葺差点被处罚 日前,上海雨大风大,嘉定州桥老街上一幢老房子出现了漏雨现象,屋主赶紧找人前来维修。谁知刚搭好脚手架,就被...
一个盗贼团伙“眼光独到”,专门瞄准酸枝、古玩,趁无人之际,潜入老宅民居,“蚂蚁搬家”式盗走大件酸枝家私、古玩、文物等,再销赃。昨日,禅城公安通报,日前警方成功端掉这个入室盗窃团伙,抓获团伙成员3名,缴获被盗酸枝家私11件、摆件和文玩等涉案物品一大批。 今年3月11日,张先生报案称,其在南庄溶州的民宅遭窃。警方到场勘察,发现大门被破坏,一张100多年历史的酸枝椅被盗。张先生说,该酸枝椅是祖...
财迷心窍,古董贩子王某盯上拆迁老宅中的雕花板,乘人不备,伙同李某用木板锯子锯拆后进行盗取。可笑的是,运走时被人发现竟强词夺理,并自己报警要求解决纠纷而案发。近日,上海浦东法院对王某及其同伙分别作出一审判决。 (一)基本案情 80年出生的上海人王某曾因犯出售假币罪被科刑。近年来,王某走街串巷做起了贩卖古董文物的行当,对于老宅中的雕花板颇感兴趣。 2015年9月底,王某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