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两座新发现的崖墓 考古队近日在赤水河边的土城镇境内,发现了5座汉代崖墓。截至目前,赤水河边的工地上,仅较重要的文物发现已有6处之多。对此,专家分析认为,古人的聚集选址,与现代人非常类似。 今年初,贵州省文物考古所通过调查,在习水县土城镇的赤水河岸边,发现了一个面积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本报曾连续报道)。此次新发现的5座汉代崖墓,与这个遗址毗邻,规格较高。 据介绍,5座汉代崖墓,位于临...
重庆铜梁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汉代崖墓群。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发现的汉代崖墓群山体几乎被掏空,留下许多待解之迷。 据介绍,整个崖墓群分布周长约150米,纵横交错的汉代崖墓有30座。特别令人惊异的是,山体内部竟然被开凿成三层,山崖内部几乎被挖空,每个墓室上下相连左右相通,造型结构好似迷宫。 据县文物专家刘华钢介绍,铜梁县永嘉镇汉代崖墓群是在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30座崖...
为配合亭子口水库建设工程,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剑阁县闻溪乡对一处崖墓群进行了发掘,期间发现东汉时期的崖墓53座。据悉,这是广元地区一次性发掘数量最多的崖墓群。 考古人员介绍,这些崖墓主体分布在闻溪河西岸,在400余米的岩体上,自西北向东南密集分布57座。在河东岸之零散分布11座。 根据墓葬形制及器物特征,大体可将墓葬分为东汉、六朝两个时期。不过,由于这些墓葬多数已经受到破坏,部分...
近日,县文旅局接到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指挥部通知,在二绕永安段发现墓葬。县文旅局属文管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前往现场查看。根据墓葬的形制特点,相关专家判定该墓葬为汉代崖墓,并与成都市考古队组成联合工作组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 据悉,该墓葬位于永安镇新街社区十社(小地名:龙灯山)境内,墓葬坐东南向西北。经过四天的清理发掘,该墓葬为东汉中型墓葬,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东西侧室组成,墓葬全长14米...
一、崖墓群的发现和保护2010年11月21日中午,四川省宜宾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接群众举报,在该市临港区白沙湾街道办事处食职中建设工地发现古墓葬。市文管所立即向临港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报案,请求派员协助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文物安全。市文管所、市博物馆领导和文博专业人员随即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现场察看发现,施工现场共计有22座崖墓,其中有13座早期已扰乱,5座在本次施工中发现,另有4座崖墓保存完整。现场已...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河南省淅川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一大型崖墓群——寺坡汉代崖墓群,距此处200多米的地方竞有7个墓穴露出。是迄今为止河南发现最大的一座汉代崖墓群。 该墓群位于距镇政府西南3公路的前营村寺坡悬崖周围,悬崖高度6-15米不等,悬崖上分布的墓群比较密集。镇政府在修建农田示范区道路建设时,在该坡上取路基垫料时,挖掘机在悬崖上挖有40平方米竞有9个墓穴口露出,其中3个墓穴口底部整齐地排列着花纹汉砖。 ...
河南省淅川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一大型崖墓群——寺坡汉代崖墓群,距此处200多米的地方竞有7个墓穴露出。是迄今为止河南发现最大的一座汉代崖墓群。 该墓群位于距镇政府西南3公路的前营村寺坡悬崖周围,悬崖高度6-15米不等,悬崖上分布的墓群比较密集。镇政府在修建农田示范区道路建设时,在该坡上取路基垫料时,挖掘机在悬崖上挖有40平方米竞有9个墓穴口露出,其中3个墓穴口底部整齐地排列着花纹汉砖。 为验证...
西汉古墓群在悬崖上的洞口。 通讯员赵武强摄 上世纪80年代,铜梁曾发现规模庞大的“汉代崖墓群”。记者昨日获悉,在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这个崖墓群又有了惊人发现:墓室内壁刻有“双鱼”和“太阳”图案,反映出战国晚期楚国灭巴国之后,楚文化与巴文化的融合。据悉,这在我市的“汉代崖墓”中是首次被发现,有较高的历...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在三台县郪江镇沿江调查崖墓群受损情况时,听村民说,他们上山砍柴时,发现山上有两座近期被盗的崖墓。工作组经初步勘察,结果发现,墓室面积约80平方米,内有彩绘建筑雕刻,人头面具像及现已濒临灭绝的华南虎石雕等。 彩绘汉代人头面具像 郪江崖墓群位于三台县城南45公里的郪江镇。据考证,郪江镇在先秦时,为郪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建郪县。该处崖墓群1996...
3月14日,中江通济镇土桥村村民举报,有一群外地人在该村挖出一个洞,好奇的村民进洞后发现,里面的石床、石灶等均不是现代的器物。得知此事后,中江文管所干部立即前往查看,经初步鉴定属汉代崖墓。至此,中江发现的汉代崖墓群达4处。 自2002年10月中江崖墓群首次发现东汉彩绘壁画崖墓以来,中江的崖墓群得到了科学的保护,但仍有不法之徒千方百计想从崖墓中获利。土桥村发现的崖墓群经初步查证有十几座墓,其中三座...
崖墓,是古代墓葬的一种形式,在石岩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西汉后期在四川出现,后迅速发展,是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最富地方特色的一种丧葬模式,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近来,渠县在进行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复查时,在渠北乡境内发现了82座保存很好的崖墓,使该乡成为达州东汉崖墓数量最多的乡镇。近日,记者和渠县县委宣传部的人员一道,领略了这些千年墓穴的独特魅力。 峭壁上洞穴打凿精细 5月8日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