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边发现5座汉代崖墓 古人聚集选址与现代人类似

 今年初,贵州省文物考古所通过调查,在习水县土城镇的赤水河岸边,发现了一个面积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本报曾连续报道)。此次新发现的5座汉代崖墓,与这个遗址毗邻,规格较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两座新发现的崖墓

 

  考古队近日在赤水河边的土城镇境内,发现了5座汉代崖墓。截至目前,赤水河边的工地上,仅较重要的文物发现已有6处之多。对此,专家分析认为,古人的聚集选址,与现代人非常类似。

 

  今年初,贵州省文物考古所通过调查,在习水县土城镇的赤水河岸边,发现了一个面积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本报曾连续报道)。此次新发现的5座汉代崖墓,与这个遗址毗邻,规格较高。

 

  据介绍,5座汉代崖墓,位于临赤水河的山坡上。“被发现时,其中一座墓葬的顶部已被施工机械挖穿,后来又被填埋。”考古队员说,填埋的土石落入墓内后,将不少葬品压碎。

 

  为抢救这批文物,考古队通过相关部门叫停了施工,对5座汉代崖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据介绍,在发掘过程中,出土了部分古代钱币、汉代陶器、铜器等。由此,专业人士推断该墓葬群等级较高,建议细致清理,以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

 

  此外,根据资料显示,近四年来,在赤水河岸边的工地上,仅较重要的文物发现,就有6处(不含今年初考古调查新发现的20多处遗址)。这些发现,早至新时期时代,晚至宋代。

 

  赤水河岸边建设工地,何以频现重要文物?昨日,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作为连通长江的重要河流,赤水河自古以来,都是交通枢纽,是大通道,肯定会留下众多遗存。”遵义市杨粲墓博物馆馆长李小飞说。

 

  同时,由于赤水河谷地区切割较大,两岸相对平坦的地块较少,古人的聚集选址,与现代高度重合。“考古调查发现,赤水河两岸的古遗存、遗址等,基本都在现有村落、集镇旁,甚至重叠。”他说,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能屡屡发现重要文物。

 

  文物专家指出,这些遗存、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西南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些文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该保留的保留,该发掘的要细致、系统地发掘研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