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明嘉靖时期《青花葡萄牙盾形徽章纹执壶》 英文世界以瓷器(china)命名中国(CHINA),而中文世界对此“未持异议”,体现的或许正是双方对瓷器之于世界文化意义的高度共识。 在陶器烧造上,人类表现出不约而同性,可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则完全属于中国人。散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大量瓷片说明,我国瓷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不晚于9世纪下半期,即唐代后...
康有为 书法对联 “金石学”之名由清代王鸣盛等人明确提出,但“金石学”的研究,则滥觞于北宋,“碑学”是“金石学”的分支;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和赵明诚《金石录》这两部著作堪称“金石学”的奠基之作。宋代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也是有关“金石学”的重要著作,文中虽以“帖”称钟鼎彝器铭文,但未能开启宋代“款识体”书风,不能与清代的“碑学”相提并论。宋代所谓的“金石学”其侧重在“金”不在“石”...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澳门中信2011春拍 成交价:230,000,000HKD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雅很多,而且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均表现出各自强烈...
青瓷的出现,最开始是一种技术落后的无奈,后来,却慢慢变成一种情感寄托的必然。 应该这么说,当商朝的人们们刚刚学会烧制瓷器的时候,他们烧制出的第一批产品就是青瓷,这个时候的青瓷还比较粗糙,被称为原始青瓷。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终于在1000多年之后的东汉时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青瓷产品! 在后来的时间里,青瓷文化与当时的主流的文化思潮互相交融,都呈现出令人叹...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 手划艇 88×117cm布面油画 1877年 美国国家博物馆藏 艺术品是特殊商品,离开艺术本身高谈阔论、盲目投入的商人,最后只能吞下自酿的苦酒。 各个艺术机构都在炒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画家,没有几个能炒出来,好画家如果能炒出来,那么瓜子厂老板最有资格做经纪人。有的美协画院有一官半职的人,自己炒自己的画,炒子女的画,唯怕位置下来后日子没现在好,提前做好工作,防患于...
摘要:作为书法五大体别之一的隶书,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兴衰交迭,耐人寻味:天真烂漫的战国古隶,异彩纷呈的两汉分隶,气格卑俗的晋、唐隶书,气息靡弱的宋、元、明三代隶书,张扬个性的清代隶书等等,无不承载着各个时期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审美崇尚的各种信息。探究其发展历程,剖析其兴废成因,研讨其审美特色,对于当代多元文化架构背景下隶书向前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天真烂漫的战国古隶 ...
陈振濂先生说:“现在的书法家要谈学问,要和一流的学者去讨论,根本张不开嘴。”(王岳川、陈振濂《学院派书法与文化书法的前景》,《中国书画报》2008年7月14日第56期)传统文化的荒漠化是书法界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连自己的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就要轻举妄动,只能是自己毁了自己。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文化积累是极其丰厚的。我们还是静下心来,把自己这本经念熟了、用好了,才是根本。中国很大一批书法...
尽管人们公认书法属于造型、空间艺术范畴,但由于它受制于特定的工具材料和载体,因而塑造出来的形象不像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门类那样既具体可感又富于色彩的斑斓。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表现载体,制约了书法家,使其不能像画家那样把存贮于头脑里的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自然物象的各种“意象”直接跃然纸上。书法艺术作品所映现于审美主体的是一个个、一件件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生命体。审美主体在自己的审美活动...
丰富的中国玉器,不仅是工艺美术的精华,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连接炎黄子孙感情的纽带。无论是早期怪异而神秘的艺术境界,还是上升期雄浑博大的神韵气魄,以及成熟期的绰姿丰彩,均为中国古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和最富民族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不同的社会和时代,都要求其艺术按照当时人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标准来塑造他们的形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继承...
对简牍书法的线条用笔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我们今天是从汉代石刻的书法史背景出发,认定相对于石刻的斧凿之迹呈现出浑朴厚重而言,汉简书法的线条必然应该是轻捷迅速自由佻达的。今天众多的汉简书法家的理解和表达,都是这样的取向。观众也是这样接受的。 但这几乎是一个绝大的误区。 如果深入分析当时的“前书法史”形态,我们会看到截然相反的印象。前文字时代即刻符图画时代姑且不论。从有系统文字的殷商甲骨文时代...
明清时期的玉器主要品种有陈设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吉祥和礼节用品以及宗教用器等。清晚期,玉器大都适应商品需要和市民意识而作。 1、高贵典雅的器皿 商代已出现制作精美的玉器皿,但由于玉器皿用材较大且不易掏膛,宋代以前,一直发展缓慢,且品种较少,数量也不大。明清时期由于技术的提高才大量琢制,因而大量的实用玉器问世。宋玉器皿注重选料的精良和制作的精美,尤其显得高贵典雅,它不仅是使用...
作者:宋亚莉(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蔡邕(133—192)主要活跃于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文坛,他学识渊博,与当世大儒文士交往颇深。他是“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后汉书·胡广传》)的胡广的学生,与“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后汉书·卢植传》)的卢植交情颇深,也是汉末大儒郑玄的老朋友。他还与卢植、马融族孙马日磾、杨彪、韩说等在东观同校《五经》。东汉晚期,经学已呈式微之态,士阶层中悄然兴起...
故宫工作人员制作的“瓷母”示意图 近日,因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成为“文物网红”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成为众多微信公众号的宠儿,这个全身分布着17种釉、彩,外号“瓷母”的瓷瓶,让许多网友辩论起乾隆的审美。但是故宫博物院瓷器馆志愿者讲解员张甡发现,许多公众号上使用的“瓷母”图片并非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真品照片,而是一件有着不少差别的“李鬼”瓷瓶。张甡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发现这张错误图片不但被众多...
这两尊三彩女侍俑出土于陕西关中西部凤翔原上的一座唐代墓葬中。两尊造型基本相同,均高17.5厘米,都是高髻垂于额顶,面带微笑,细目小口,袒胸,上穿襦衫,下着长裙曳地,胸部襦衫束于裙内,双手合袖于腹前,体修长。脸与露胸施粉彩。两俑的区别在于,一件的发髻呈蝴蝶状,襦衫施蓝、绿、黄三色彩釉(图1);而另一件的发髻挽一大结,襦衫施绿、红、黄三色彩釉(图2)。 古代把侍奉君王后妃和侍候达官贵人的女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