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公布对我国最北的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头骨的最新研究结果,确认其年代上限为距今1万余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公布了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博物馆所藏的4个当地人类头骨所做的碳14测试报告,一号头骨经树轮校正后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另外三个头骨分别为距今7400年左右、1600年左右...
河北地质大学12日举行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该校向新闻媒体展示了新近收藏的珍稀古人类头骨化石——似海德堡人头颅化石。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珍稀古人类化石不仅是中国的首次发现,而且也是亚洲的首次发现。其不仅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了确凿的化石证据,而且也为重新认识人类发展历史和演化模式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有必要对以往提出的“多中心起源”的观点与“人类三次走出非洲”的“老根发新枝”的演化模式重新进行评价和...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约28万年 原物1984年辽宁营口大石桥金牛山出土 颅长20.6厘米,颅宽14厘米,颅高14厘米 金牛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人类化石,包括1个头骨、6块脊椎骨、两根肋骨、1根尺骨、1块髋骨、1块膝盖骨、9块手骨和26块脚骨。这些化石全部属于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个体。 金牛山人颅骨低矮,颅骨的最宽处高于北京人,脑量约为1390毫升,比北京人的脑量大。...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2万年 原物1933年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出土 长21厘米,宽15厘米,高17厘米 山顶洞发掘出来的人类化石包括完整的颅骨3件、残颅骨片3块、下颌骨4件、下颌残片3块、零星牙齿数十枚、脊椎骨若干件、桡骨1段、股骨1段、髌骨1段、跖骨1根,这些化石材料均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 山顶洞人头骨已经与现代人头骨没有什么区别,其脑量在1300毫升—...
英媒称,人类的起源恐怕有待重新思考。科研人员对中国一个古代头骨的分析显示,它与在西面大约1万公里开外的摩洛哥发现的已知最早现代人类化石惊人类似。这具头骨表明,现代人类并非普遍认为的那样,全部是非洲祖先的后裔。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1月14日报道,根据化石证据,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大约20万年前我们这个人种在非洲兴起。另外,对现代人的遗传学研究表明,我们来自一个共同的族群,这个族群在过...
9月29日,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举行的隆安县娅怀洞遗址发掘成果汇报会上获悉,经过为期3年的考古发掘,娅怀洞内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众多遗存,包括1.6万多年前完整人类头骨化石、2.8万年前疑似水稻植硅体。这些发现对于研究早期现代人群的形成、岭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史前文化、史前人类对水稻资源的利用,以及探讨史前人类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隆安县乔建镇发现我...
经过3年连续发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29日披露,近日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了一个年代距今16000多年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该化石是中国华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具有确切地层层位和可靠测年的完整头骨化石,而且已成功提取出DNA. 隆安娅怀洞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距离隆安县城13公里。2014年发现,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 据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
2017年5月12日,“许昌人”1号头骨复原模型移交暨授予李占扬先生“许昌市荣誉市民”称号仪式在许昌市博物馆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向许昌市移交“许昌人”1号头骨复原模型证书,许昌市副市长秦春梅向李占扬先生颁发“许昌市荣誉市民”证书。 灵井“许昌人”遗址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西侧,遗址面积已达3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厚达10余米。1965年首次发现,自2005年以来,以李占扬研究员为...
近日,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和相关媒体称,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墨西哥土著艺术杰作的 800 年前墨西哥绿松石马赛克镶嵌头骨是赝品。这家位于荷兰西部城市莱顿 (Leiden) 的博物馆在对该头骨作品(目前全球存世数量仅为约 20 件)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深入研究后,得出了这一令人震惊的发现结论。1963 年,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购入并展出了这件价...
近日,英国考古学家公布了根据在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军舰上发现的头骨和艺术品制作的详尽 3D 模型,旨在通过深入开展数字实验分享重要历史发现知识。据悉,相关工作人员将英国海军旗舰“玛丽罗斯号” (Mary Rose) 船上木匠的头骨复制为一个完全交互式模型。Virtual Tudors网站上写道,“该木匠头骨上颌上的脓肿表明他只能右侧咀嚼。此外,其脊椎、肋骨及左锁骨还有关节炎...
为配合邕宁水利枢纽建设,今年5——9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在南宁市那北咀贝丘遗址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几个月的发掘,考古专家发现史前人类墓葬20多处,其中一具骨骸的头骨张着大嘴,引发了考古专家的各种猜测。 现场 发现20多处人类墓葬 那北咀贝丘遗址位于南宁市五合大道一带,目前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9月7日,记者来到发掘现场,这里地势开阔,风景秀...
西媒称,据英国广播公司23日报道,考古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头骨可能已经从埋葬其遗骸的坟墓中被盗走。 据埃菲社3月23日报道,1879年出版的一本杂志刊登的消息曾提出一种可能性,莎士比亚的头骨已经在1794年被盗走。这一消息后来并未被人采信,但考古学家的发现增强了它的可信度。 报道称,考古学家使用地质雷达对位于斯特拉特福圣三一教堂内的莎士比亚墓的内部情况进行了探测。 地质雷达...
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挖掘发现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以及部分人类头骨残片和牙齿,并采集了6000余种动物化石。 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外发布这一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成果。 据介绍,华龙洞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
考古学家因为领域等等情况的不同,对于自己的收藏种类也有很大区别,甚至还有的科学家居然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头骨,一起来见识一下吧。 1.黑头蜘蛛猴的颅骨 2.水晶头骨 由于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印第安纳琼斯》(又译《夺宝奇兵》),我们多大数人才知道水晶头骨的存在。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了解关于水晶头骨的神秘传说。而在达德利的收藏中就有一个水晶头骨。实际上这些水晶头骨是由巴黎的商人们在19世纪用石英打造的。...
11月20日上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召开发布会,公布华龙洞遗址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等遗址考古发掘重大发现。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从发布会获知,2014-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进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累计发现包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