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考古学家3D打印还原“玛丽罗斯号”沉船船员头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英国考古学家公布了根据在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军舰上发现的头骨和艺术品制作的详尽 3D 模型,旨在通过深入开展数字实验分享重要历史发现知识。据悉,相关工作人员将英国海军旗舰“玛丽罗斯号” (Mary Rose) 船上木匠的头骨复制为一个完全交互式模型。Virtual Tudors网站上写道,“该木匠头骨上颌上的脓肿表明他只能右侧咀嚼。此外,其脊椎、肋骨及左锁骨还有关节炎,同时右侧眉骨存在因旧伤导致的病变。”图为 2013 年 5 月 7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在英国南部汉普郡 (Hampshire) 朴茨茅斯 (Portsmouth) 全新玛丽罗斯博物馆 (Mary Rose Museum)举办的媒体预展期间,全面展示都铎王朝 (Tudor) 军舰“玛丽罗斯号”沉船船员头骨。图片来源:法新社/卡尔•考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顾历史,1509-1511 年建造而成的“玛丽罗斯号”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齐射的船只,并得到了亨利八世国王的偏爱,被形容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1545 年 7 月 19 日,亨利八世国王在南海城检阅这支令人骄傲的舰队出海迎击法国入侵者。然而,他却目睹了一场灾难:满载的“玛丽罗斯号”在朴茨茅斯遭遇风浪,剧烈颠簸后迅速倾覆,海水灌进了下面的炮门。当时其甲板上有 90 多门炮,大约 700 名船员,但据说最终只有不到 40 人幸存。图为 2013 年 5 月 7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在英国南部汉普郡朴茨茅斯全新玛丽罗斯博物馆举办的媒体预展期间展示的都铎王朝 (Tudor) 军舰“玛丽罗斯号”沉船加农炮。图片来源:法新社/卡尔•考特。

 

  中国文物网9月27日编译报道:近日,英国考古学家公布了根据在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军舰上发现的头骨和艺术品制作的详尽 3D 模型,旨在通过深入开展数字实验分享重要历史发现知识。

 

  据悉,相关工作人员将英国海军旗舰“玛丽罗斯号” (Mary Rose) 船上木匠的头骨复制为一个完全交互式模型。

 

  Virtual Tudors 网站上写道,“该木匠头骨上颌上的脓肿表明他只能右侧咀嚼。此外,其脊椎、肋骨及左锁骨还有关节炎,同时右侧眉骨存在因旧伤导致的病变。”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木匠工具在内的沉船文物将供威尔士 (Wales) 斯旺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科学家与考古学家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本次模型制作采用的技术是摄影测量,即使用高分辨率 2D 照片制作详尽的 3D 模型。

 

  凯瑟琳•弗莱彻 (Catherine Fletcher) 教授表示:“这一数字资源可支持全球研究人员加入到该项目中,并研究虚拟 3D重建技术。一旦成熟,这项技术将应用于许多历史对象探究,可供更多研究人员使用,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原始遗迹和文物损坏。”

 

  此前,研究人员针对沉船上发现的 10 颗头骨拍摄了 1,000 张照片,以创建可导航的在线模型,并希望其他研究人员能够通过分析最终重现约 500 名逝去船员的完整遗骨。

 

  回顾历史,1509-1511 年建造而成的“玛丽罗斯号”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齐射的船只,并得到了亨利八世国王的偏爱,被形容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1545 年 7 月 19 日,亨利八世国王在南海城检阅这支令人骄傲的舰队出海迎击法国入侵者。然而,他却目睹了一场灾难:满载的“玛丽罗斯号”在朴茨茅斯 (Portsmouth) 遭遇风浪,剧烈颠簸后迅速倾覆,海水灌进了下面的炮门。当时其甲板上有 90 多门炮,大约 700 名船员,但据说最终只有不到 40 人幸存。

 

  经过六年的搜寻后,1971 年,这艘传奇舰船的位置终于得以确定,并在 1982 年打捞出了约三分之一,数百万民众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直播。

 

  据了解,在 Virtual Tudors 网站与斯旺西大学、玛丽罗斯信托 (Mary Rose Trust) 及牛津大学的协作下,公众可以查看一系列相关古物,例如镜子、索具或皮鞋。

 

  目前,数千件其他文物正在位于英国南部海岸朴茨茅斯的玛丽罗斯博物馆 (Mary Rose Museum) 进行公开展出。

 

  玛丽罗斯信托人类遗骸部门主任兼研究负责人亚历克斯•希尔德雷德 (Alex Hildred) 表示发掘木匠所在的船舱“就像是走进了一间废弃厂房。我们在甲板下找到这位木匠的一颗牙齿,这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到最重要船员之一的面部图像。”(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