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代过后,就是周。周代分为西周、东周。过去说东周,一般都说成春秋战国。我们讲个简单的知识:中国历史年表中凡是西、东两朝并存的,一定是西在前,东在后。比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好记吧? 周代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重新制定了一套礼仪,这就是《周礼》的出现。《周礼》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于它的出现,后来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很大的约束。我们常说讲礼貌,重礼节,都讲的是“礼...
盛夏享用冷饮,都以为是现代人才拥有的福分,其实,古人利用他们非凡的智慧,早就会将冰块储存到夏天去享用了。 中国人藏冰用冰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夏朝历书《夏小正》说,每到三伏天的时候,朝廷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的礼物,赏赐给士大夫。《左传》里讲,楚国有个叫子冯的士大夫,被楚王封为令伊,他非常不满。为了拒绝楚王要他当令伊的命令,就穿着棉袄盖上棉被躺在床上装病。按道理,大暑时节,盖上棉被穿着棉袄,不弄假...
时间回到2400多年前的夏天,湖北随州曾侯乙府上,这位一国之君可能正闲卧于卧榻上,守着一套蟠龙、蟠螭装饰的尊盘。尊中装有美酒,卧在盘上,盘中盛满冰块。“冰镇”美酒,成为曾侯乙的夏日佳饮。 虽然这只是我们的想象,但蕴含着先人们的智慧。7月26日,当年曾侯乙使用的尊盘(复制件)将亮相长沙博物馆。届时,与之一同展出的还有包括九鼎八簋、曾侯乙编钟“姊妹钟”和扉棱提梁卣等在内的280件周朝青铜瑰宝。 ...
中国向英法等国通过外交渠道追索文物的努力近期接连取得收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6日报道,法国已低调向中国归还4件遭劫掠的纯金文物。近期,中国已加强了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力度。 此次归还的4件猛禽金首价值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85万元)。据称,此次归还行动成为了法国的一次“外交噩梦”,因为在理论上,已被捐赠给法国博物馆的物品是不可撤回的。 报道称,拥有古琦、圣罗兰等一系列品...
《诗》《书》二经中有关西周政府组织的史料实在不多,金文中的资料则早已有人归纳过。虽然近来新发现的带铭青铜器为数不少,在职官名称方面,斯维至、郭沫若二氏所整理的结果,仍属有用(斯维至,1947;郭沫若,1954:21—75)。今据斯氏之整理结果,择要介绍各官职守,并分别归入下列数类。 1.宫中杂役类 ①宰、大宰。《周礼》家宰官职极富,而所属则都是宫中近臣,如庖人、宫人、世妇、女御...
后天(周三),《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富甲一方”的海昏侯墓主人究竟是谁将尘埃落定。昨日,400余件珍贵文物就位,九成已放入展柜。首都博物馆更是专门打造了30多座独栋恒湿“别墅”,专供玉器等“贵宾”入住。 在展厅里,除了马蹄金等金灿灿的展品外,唱主角的还是青铜器,其中两件周朝青铜器格外显眼。专家推断,这两件文物证明当年海昏侯也爱收藏。 汉墓里找到周代古董 ...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能清楚地看到随驾扈从的锦衣卫(局部)。 核心提示 保卫国家领导人,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中外亦然,古今亦然。 古代的警卫是怎么挑选的,又是怎么执行安保任务的呢? 周朝的警卫人员重出身 保卫国家领导人的条例,古代叫皇家禁卫制度。上古夏商周三代时期,就有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记录周代典章制度的《周礼》中,便出现了负责皇家禁卫的专...
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 ——《越绝书》 常州市武进区境内的淹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建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淹城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陶瓷等文物,现藏于北京博物院的“天下第一舟”,其独特的“三城三河”筑城样式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惊。难怪当地人说: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 淹...
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法国奢侈品大亨皮诺今年4月秘密向中国归还4件属于公元前7世纪(东周时期)的猛禽金首,没有索要任何补偿。2013年6月,皮诺家族曾无偿向中国归还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弗朗西斯·皮诺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团开云集团的掌控者,旗下拥有古琦、圣罗兰等多个奢侈品品牌。他是法国最慷慨的艺术收藏家,拥有的艺术品超过2000件,是佳士得拍卖行的最大股东。 2000年皮诺花100万欧元买入4...
法国奢侈品大亨皮诺 皮诺2013年归还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皮诺4月归还中国的猛禽金首之一 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在归还青铜鼠兔首之后,法国奢侈品大亨皮诺今年4月秘密向中国归还四件属于公元前7世纪(东周时期)的猛禽金首,没有索要任何补偿。2013年6月,皮诺家族曾无偿向中国归还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皮诺受希拉克影响购买亚洲文物 弗朗西斯·皮诺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团开云集团的掌控...
山东省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内,收藏着一件名叫颂簋的青铜器。记载了周王三年五月,颂(官员名)进谏天子,天子任命他在成周,也就是洛阳担任官职,并赐予他礼服、器具、车马器等等。颂簋的铭文还表现了这名叫颂的官员,因为受到周王赏赐而受宠若惊的场景。颂簋的铭文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对于研究西周的册命制度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山东省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内,收藏着一件名叫颂簋的青铜器,它高30.1厘米,口径24.2...
资料图片 酒樽 鹿鸣宴 历代王朝,在史书上表现出来的,是一部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和外交史,其实还有一部史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人情史。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巨大的人群,人群之间,何以无情? 因此,中国的传统社会,极其注重人群之间的感情互动,如何增进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一个个圈子的温情,传递正能量,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记载,但诗歌里有。例如,《诗经》在这方面就介绍得特别详细...
出警入跸图 周朝的警卫人员重出身 保卫国家领导人的条例,古代叫皇家禁卫制度。上古夏商周三代时期,就有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记录周代典章制度的《周礼》中,便出现了负责皇家禁卫的专业人员,安保设计相当周密。 负责周王安保工作的,叫“宫正”,负责周王宫中禁令的制定和日常纠察、查禁,按时检查王宫中各官府及值宿守卫人员,并做好记录,整理成册,以备查验。 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警卫人手不够,...
梁化一处矮小古城墙的作用成谜 周朝陶器在梁化的农家被用来喂鸡 迷雾般的缚娄古国古都遗址又有一说法,近日,考古专家在惠东县梁化镇考察时,发现梁化屯约有一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4月12日,惠东县文史研究人员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称,遗址或与缚娄古国有关。 目前,该遗址掩埋在果园下,需进一步挖掘研究才能解密。惠东有关研究人员找出大量资料,佐证缚娄古国都城就在梁化。关于古都遗址在梁化的说法,考古专...
平向坡 古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卫生得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那么古人用什么沐浴?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人们用淘米水来洗澡去污。据说淘米水不仅可以去污,而且保健功能奇佳,在当时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洗澡水。 后来人们发现了皂荚。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癣。用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