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 广州人熟知的王恒,是一名在改革开放30年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彩收藏家,以粤商之名立身处世。在经商的二十多年里,王恒却悄悄把公益当成一种习惯,捐赠额高达9000万元。 在河源,他捐建了教学楼、图书馆,修建了通往学校的水泥路,进入山区的山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资助了100多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广州,他带领员工做公...
英国伦敦文化局专家到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参观精美藏品,了解十三行历史。 意大利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博物馆馆长一行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广州文化公园内,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这块地方是当年清代十三行商馆区,属“原址重建”,历史氛围浓厚。 据介绍,这些藏品由捐赠者从国外竞拍所得。其中,上百件五常酸枝家具、600多件广彩瓷器和丰富多样的通草画,为深入...
昨日,十三行博物馆迎来意大利客人,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馆长FrancoLucchesi、托斯卡纳对中交流协会会长MarcoMairaghi和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建筑师SamueleCaciagli一行参观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他们表示,将推动意大利与中国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每看到一件精致的文物,FrancoLucchesi馆长都忍不住与随行的专家探讨一番。Fr...
酸枝镂空雕花龙纹博古架、广彩人物纹六角碟、广绣花鸟纹插屏……8月30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开始试运营,展出各类体现十三行时代色彩的文物。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十三行博物馆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现广州文化公园内),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近1600件(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所有馆藏文物全部来自国内外的热心人士无...
牺牲每年数千万元电器城租金,换来十三行博物馆,昨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将于近期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据了解,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由荔湾区委、区政府于2013年开始筹建。目前展示的私人订制广彩等见证西方富豪百年奢华生活。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原址原来是电子产品电器城,每年有五千万的租金”,荔湾区有关负责人说,为了文化事业,政府决定将其改建为十三行博物馆。据介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
内容提要:清代中期广州成为西方国家与中国进行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广州十三行在引进西方绘画艺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交流,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并对岭南绘画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 键 词:十三行/西洋绘画/外销画/岭南画派 作者简介:冷东,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广州 510006 标题注释:本文系广东省201...
5月15日,广东省博物馆内,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现场。 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该主题揭示了博物馆作为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内涵,推进多元理解发展、合作的机构必须承担的责任。为此,广东省博物馆策划了以“中西汇流——十三行里的万国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复原晚清十三行的贸易活动、人文景观,带领观众回顾...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布展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该博物馆占地4700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完工,明年正式开馆。据悉,建成后,其将成为全国首个古代商业主题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以文化公园为建设主体,在展览中心大楼原建筑物上进行博物馆改造及布展。昨日,记者看到,展览中心门口被围蔽了起来,其门口可见增加了满洲窗等装饰,博物馆布展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博物馆占地4700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完工,明年正式开...
十三行博物馆效果图。 1820年中国GDP世界第一十三行是当时唯一通商口岸 “复兴世界的十三行——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区起步区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昨日举行。据悉,设在文化公园的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预计年底开放。 “1820年中国仍是世界GDP第一”,在复兴世界的十三行——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区起步区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启臣教授表示,以广州十三行等为代表的商业见证...
日前,《画恋·海丝三百年珍画赏》在广州图书馆开幕,这是由广州图书馆与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联手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文献系列展之一。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上百件的油画、通草画、纸本水彩画、叶画、玻璃画、扇画、版画等,共分为港口风貌、人物肖像、珠江船舶、外销生产、市井风情、花草鸟蝶、惩戒刑罚等共七个专题,全面反映了十三行时期外销画作品的全貌,引图入史、以史释图、图史互证。在分享二百年前广州人的艺术画作佳...
十三行博物馆的建设又有新进展。近日,十三行博物馆的装修布展工作启动仪式在文化公园举行。目前,十三行博物馆征集文物、艺术品共约1300件。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广州文化公园南侧,为历史上十三行遗址,第一期项目现为文化公园展览中心大楼二、三层,总建设面积4700多平米,预计2015年上半年完工。届时“十三行博物馆”将与“中国海关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邮政博物馆”、“锦纶会馆”等连...
记者21日从荔湾区获悉,收藏家王恒、冯杰近日将其收藏的1199件藏品捐献给了筹建中的十三行博物馆,这些藏品包括广彩、广绣、通草画、象牙扇等,保守估价近2000万元,对于促进十三行博物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市民王恒、冯杰多年来耗巨资到世界各地收藏十三行的历史文物。他们曾经打算建一所私人博物馆,当得知荔湾区筹建“十三行博物馆”的消息后,决定将其收藏的1199件十三行艺术品捐赠出来。 笔者了解到,王恒...
日前记者获悉,近日广州市十三行文化促进会(下简称“促进会”)在十三行遗址广州文化公园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审议了促进会2013年工作报告和2014年工作计划。据了解,十三行博物馆挂牌仪式预计今年内举行。 将展示十三行“威水史” 据悉,促进会于去年6月成立,是第一个研究广州十三行的实质性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作为十三行历史文化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会于去年承办了“广州十三行文献研究暨博物馆建设”...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世称“王大令”或“大王令”。南朝宋、齐、梁、陈间,其书风靡一时。他各体皆精,为世所重。 王献之学书主要继承家法,但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
记者从荔湾区召开的“十三行博物馆文物征集及布展大纲编撰工作”研讨会获悉,十三行博物馆设想选址在广州文化公园内的展览大楼,建筑面积为1.2万多平方米。力争经过合理改造,在今年内建成。 十三行作为广州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六张新名片之一,目前,荔湾已建成海山仙馆十三行史料陈列馆。据介绍,十三行博物馆建成后,将与周边的“中国海关博物馆”、“广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