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馆落户文化公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十三行博物馆效果图。

 

      1820年中国GDP世界第一 十三行是当时唯一通商口岸

 

      “复兴世界的十三行——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区起步区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昨日举行。据悉,设在文化公园的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预计年底开放。

 

      “1820年中国仍是世界GDP第一”,在复兴世界的十三行——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区起步区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启臣教授表示,以广州十三行等为代表的商业见证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辉煌,“当时GDP是世界第一。”

 

      据了解,十三行作为中国十八到十九世纪唯一的官方特许对欧美贸易的经营机构,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极厚重的一笔。十三行代表着岭南深厚的文化记忆,清朝时期曾是中国唯一对外的通商口岸,是连接中西方经济的枢纽带,是重要的商业符号。历史造就了十三行,十三行也创造了历史。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十三行,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极其深远。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内,珍藏着大量有关十三行的文物、档案、文献等。 十三行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诚信务实、开拓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被广州人所传承。

 

      十三行商铺就在文化公园

 

      “我们行商号就在文化公园”,十三行行商领袖之一的潘启八代孙潘刚儿研究十三行历史十多年。经过多年考证,潘刚儿透露,祖辈潘启设立的商号就在现在的文化公园中心舞台,“当时,潘家在茶叶、丝绸经营上全国领先,丝绸业曾经垄断全国出口的一半。”经专家论证,文化公园地块是十三行贸易核心区,分别为商馆区和行外商人聚集区;商馆区范围大约位于现城启十三行广场及新中国大厦地块。

 

      据介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正式启动十三行博物馆筹建工作。十三行博物馆选址定于广州文化公园展览中心,博物馆的建成将填补广州没有贸易性专题博物馆的空白。

 

      博物馆下半年与市民见面

 

      据介绍,十三行博物馆展览中心占地3068m2,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每层装修面积约2400m2。其中负一层及第一层原用作广州电子城,年租金收入约2000万元。2012年初,展览中心合同到期后,荔湾区委区政府收回用作十三行博物馆建设。建设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得到省市部门和专家及收藏家的热情支持。民间收藏家王恒先生把个人收藏的有关十三行的外销画、清代外销瓷、扇、象牙、广绣、银器、广式家具共1600多件艺术品无偿捐赠给博物馆。据统计,十三行博物馆现征集文物、艺术品共约1800件。

 

      荔湾区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行博物馆展览预计下半年与市民见面。”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