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十三行博物馆今年出世?暂选址在文化公园的展览大楼,力争年内完成改造,现正公开征集藏品藏家王恒向媒体展示他准备捐赠的通草画藏品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春暐、通讯员周荣嘉报道:传闻已久的十三行博物馆将从构想成为现实。13日,荔湾召开“十三行博物馆文物征集及布展大纲编撰工作”研讨会,羊城晚报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十三行博物馆将选址文化公园内的展览大楼,力争今年内完...
约200件珍品首次集中亮相 由广州市西关古玩商会发起的“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将在6月28日开幕,作品共约200件,包括陶瓷、外销画、银器、工艺扇、牙雕、丝织品、漆器、广彩等门类,地点分为荔湾博物馆和文津古玩城,前者展期为2个月,后者仅为10天。这也是十三行的艺术品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观众可领略到非凡的艺术魅力,从而真切体会这一通商口岸的历史价值。 本报记者 曾俊 百年前外国奢侈品纷纷回流...
我们要以十三行博物馆的筹建为契机,带动区域的发展,力争把文化公园、沙面、荔湾湖一带打造成为世界最经典的商贸文化旅游区。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顾涧清 下一步,十三行博物馆将会与中国海关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邮政博物馆、广州丝绸博物馆等形成一个有文化互动的博物馆群。整个荔湾,就是一个活的十三行商贸文化博物馆。 ――荔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黎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潘家大院显得支离破碎。 曾经富到“镬底都镶金”的豪宅如今变成真正的大杂院。(资料图片)郭柯堂 摄 有着近200年历史、当年十三行首富的大宅——潘家大院的保护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日前,潘家大院保护工作终于传来好消息,海珠区正式将南华西“潘家大院”等7处文物确定为该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有望作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
白鹅潭经济圈进入实操阶段后,荔湾区继续发力打造另一重点商圈——— 十三行商圈。筹建展品丰富的十三行博物馆是文化界的心愿,文化公园所在区域是十三行遗址的核心区,也是推进十三行商圈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公园的下放,该处文化圈的规划需同时提交市、区两级政府已成为历史,荔湾建设大十三行商圈的规划终于迈前一步。荔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行博物馆争取在“十二五...
Fred展示他收藏的十三行商人签的契约 罗斯福家族的后人Fred接受本报专访,并展示多件与十三行相关的家族珍藏。这位名叫Fred(Frederic D.Grant,Jr)、长期研究中美早期贸易的美国中年律师,其身世与广州黄埔古港、十三行竟有着这么多的契合——Fred先生是罗斯福家族的后人;他的祖父的祖父,是十三行首富(其时也是世界首富)伍秉鉴的大客户,曾经支持林则徐的抗英行动。而Fred本人则热...
东西贸易中的瓷器 图/张美安近代西文打字机 图/张美安近代煤油取暖炉。图/张美安基督教在华传播后的文献。 图/张美安近代办公文具。 图/张美安广州十三行文献文物艺术展日前在年底重新开馆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展览内容丰富,由中山图书馆馆藏文献、民间收藏家黄先生的实物及著名画家陈锵的油画长卷《远航之梦广州十三行》等组成,并将持续到1月31日。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广州,自...
十三行华商学习英文用书《自学英语不求人》等。十三行时期的进口洋马桶。日前,中山图书馆重新开馆后第一个展览“广州十三行 文物艺术展”与街坊见面了,在展览特别安排的读者体验日中,主办方中山图书馆的负责人和著名画家陈铿、收藏家黄先生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们以立体组合的方式演绎广州十三行文化的故事。省领导赞展览“有料到”据了解,这次展览以中山图书馆的馆...
阳光社区记者 邓毅富/文 文仕文化/供图 日前,中山图书馆重新开馆后第一个展览“广州十三行文物艺术展”与街坊见面了,在展览特别安排的读者体验日中,主办方中山图书馆的负责人和著名画家陈铿、收藏家黄先生等接受了新快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们以立体组合的方式演绎广州十三行文化的故事。 省领导赞展览“有料到” 据了解,这次展览以中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民间收藏家黄先生的实物以及著名画家陈铿的油画长卷《远...
广州外销画《广州城外景》。广东十三行行商是粤商中最活跃的群体,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粤商。他们是海商。18世纪是十三行粤商经营商业的黄金时代,当时西方国家已先后通过工业革命,新航线开辟,新的世界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时代背景和广州独特的地理优势,让粤商成为最具有资本观念并取得瞩目成就的商帮。十三行文化中的国际视野,正是粤商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莫名大火1840年,是近代中国劫难的起点。相对于隆隆的炮火,珠江边...
宣示表与玉版十三行珠联璧合 同藏首博 2010-07-19 《宣示表》宋贾似道刻本原石 宣示表与玉版十三行珠联璧合同藏首博 CANS艺术新闻∕北京报导 据悉,曾于2009年在北京翰...
“瓷器梁”乐善好施 墓主梁大镛(1815—1883),字配笙,号东屏,嘉庆道光年间广州十三行地区著名瓷器商人,人称“瓷器梁”,在广州西关无人不晓。曾以诚信的经营方式,赢得欧洲人的称赞。由于他热心向善,积极捐助当时北方的灾民,朝廷特赐牌坊“乐善好施”予以嘉奖,至今屹立在古墓后的“奉旨建坊”石牌就是记录他...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