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7日,四川乐山,游客参观大佛。乐山大佛头部经过检测和日常养护,“花脸”得到有效改善。 上图为2019年1月17日拍摄的大佛,下图为2018年2月20日拍摄的大佛。(拼图) 1月17日,四川乐山大佛头部经过检测和日常养护,“花脸”得到有效改善,脸部区域露新颜。
第二看台 目前,预计进行15个月的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正在进行。 作为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开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常年受到风雨、植被等侵蚀,也留下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谜题”,比如覆盖在大佛额头及两侧脸颊的大面积黑色“疤痕”究竟是什么?大佛诞生之初就在螺髻耳部、胸部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廊,为何经过历代多次维护后,至今仍旧面临渗水导致胸部开裂...
经过17天紧张施工,25日下午,正在“体检”的乐山大佛腹部以下的脚手架搭设完毕,这表明大佛“体检”已触达胸腹部及头部等核心区域。 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仅大佛头部高度就达14.7米。 为乐山大佛这样的“庞然大物”做体检是项科技含量高的系统工程。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告诉记者,勘测过程中使用到多项国内先进的勘测方法。其中,首次应用在文物探...
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申遗成功20周年纪念日在峨眉山、乐山大佛两地隆重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乐山大佛文物遗产保护工程开工启动,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主任许天毅介绍了乐山大佛文物遗产保护工程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乐山大佛景区始终秉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完成《乐山大佛文物保护规划》等一批重要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许天毅表示...
在2014年4月刚刚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201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一书中,收录了全国41个在2013年中有重大新发现的考古成就,其中包括“四川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2013年考古调查”。 这次考古调查,是由本市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的,启动于2013年6月1日,完成于9月。这是去年乐山举办的第五届“大佛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的一项重头戏,是历年最大规模和最现代化的一次考古活动。调查的对...
柱洞瓦片作证 大像阁确实存在 大像阁亦称凌云阁、天宁阁,曾是罩护乐山大佛(微博)的楼阁,木质结构。有关大像阁的记载,始见于唐代代理嘉州知事薛能于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写的《题凌云寺》:“像阁与山齐,何人置石梯。”北宋苏轼在《送吕昌明知嘉州》诗中,有“卧看古佛凌云阁”的描绘。近年来,大佛佛身、脚、胯裆、肩部相继发现保存完整的柱洞,以及出土的...
笔者从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为加强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乐山大佛的保护,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报经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同意,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组建联合考古调查队,开展了乐山大佛景区文物考古调查测绘工作。目的是调查大佛景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数量、文化内涵,摸清家底,建立科学的景区文物数据库,尤其是乐山大佛的数据库,为乐山大佛保护、管理、维修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今年适逢乐山大佛建造130...
乐山大佛考古调查启动专家欲解开千年谜团(图片来源:中新网) 乐山大佛端坐于世已有1200多年,千年来它静静的看着过往的人们,而关于乐山大佛的秘密人们却知之甚少。1号上午,乐山大佛考古调查仪式在乐山启动,考古专家欲揭开它的层层谜团。 “它当时是怎么开凿的,开凿以后历史上又是对它怎么保护的?是先有佛再有寺,还是先有寺再有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到,通过这次调...
为了乐山大佛科学保护及考古调查,6月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移动医院“开赴乐山大佛,参加了“乐山大佛建造1300年纪念活动暨国际文化旅游节---乐山大佛考古调查启动仪式”。在启动仪上我院文物保护人员详细地向国内外知名考古专家、媒体及当地领导介绍、讲解了‘文物移动医院’在乐山大佛拟定保护勘察与考古调查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展示了‘文物医院’配备的仪器设备。‘文物移动医院’配备超景深显微镜、航拍无...
6月1日,四川乐山大佛野外考古调查、勘探、测绘工作正式启动,本次考古调查采取传统考古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对大佛进行全面体检。除此外还将对大佛周边约4平方公里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查和测绘。建造于公元713年至803年的乐山大佛高71米,距今已有1300年,是世界最高石刻弥勒佛坐像。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图为乐山大佛成花脸,颈部和胸部脱皮,肩膀...
为推进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宣传和规划编制工作,2013年2月26日,景区管委会召开了乐山大佛文物保护规划和峨眉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含世界遗产保护规划和世界遗产监测预警规划)培训和遗产保护宣传会议。管委会分管副主任杨继平主持会议,景区各部门、企业、驻景区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乐山凌云寺、乌尤寺等单位负责人和办公室主管近100人参加了会议。杨继平副主任代表管委会党委、行政对景区文物遗产保护取...
今后,如果乐山大佛石质内部发生变化,管理者将会提前获知。12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获悉,为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能力,全省将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峨眉山•乐山大佛遗产地已率先开始探索建设监测系统集成平台。 四川省文化遗产数量在全国领先,但保护还需加强。就目前来看,青城山•都江堰遗产地建立了常规监测和原型监测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峨眉山•乐山大佛遗产地初步建立了以水体、大气、文...
今年5月18日,是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峨眉山—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局按照四川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于5月17—18日,走进校园和社区,分别与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乐山市中区龙泓路社区联合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5月17日,峨眉山博物馆工作人员带着宣传资料和展板,来到西南交大峨眉校区,与大学生志愿者一道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点设置在一处人流量大的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