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文物遗产保护开工 含预测预警体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申遗成功20周年纪念日在峨眉山、乐山大佛两地隆重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乐山大佛文物遗产保护工程开工启动,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主任许天毅介绍了乐山大佛文物遗产保护工程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乐山大佛景区始终秉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完成《乐山大佛文物保护规划》等一批重要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许天毅表示,乐山大佛景区多年来以资源为核心,对文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形成了景区数字化成果和三维模型数据库;以项目为支撑,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遗产保护工程,完成大佛本体地质雷达探测,大佛佛脚平台改善、灵宝塔塔基加固、污染企业搬迁、环境面貌整治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

  许天毅介绍,乐山大佛景区每年安排门票收入的20%作为遗产保护专用资金,全力保障景区遗产保护各项工作的开展,使遗产资源得到严格地保护,遗产文化得到良好地传承、遗产精神得到有力地弘扬。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共同见证乐山大佛景区新一批遗产保护工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和乐山大佛窟左侧山体加固保护工程的开工实施。”许天毅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一期投资1500万元,运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对大佛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天候监测。乐山大佛窟左侧山体加固保护工程,总投资750万元,对大佛所在山体左侧进行保护加固,以确保大佛本体和旅游安全。乐山大佛遗产保护工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等有关国家和省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一批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工实施,标志着乐山大佛遗产保护工作在信息化、智慧化、科学化上迈进了一大步。

  许天毅表示,今后将坚定不移的按照世界遗产管理和保护标准,扎实做好遗产保护管理各项工作,为传承世界遗产文化、弘扬世界遗产精神,推动乐山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