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5日,记者了解到,国家文物普查队在我省境内又发现三处文物古迹,分别是古代建筑群坞头村玄帝庙、北齐摩崖石刻和清代建筑文峰塔。 坞头玄帝庙位于芮城县陌南镇坞头村东南,坐北朝南,现存五座建筑,由南到北分别为山门、乐楼、献殿、正殿、寝殿。从建筑风格看,为中国明代以前建筑。 北齐摩崖石刻位于昔阳县赵壁乡东丰稔村东石门山的一处山崖壁上。石刻题记为大齐皇建元季八月八日,开凿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
现存上村褚氏宗祠位于宁波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上村东溪西侧,始建于清道光,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由大厅、厢楼、门楼组成院落。 门楼为三开间硬山单檐,大门开在明间,为抬梁式构架,三柱七檩;次间穿斗式,五柱七檩。前无廊后设挑廊。 两侧楼各二间一弄,硬山单檐,无廊。西侧楼抬梁式构架,二柱五檩。东侧楼后期改建,穿斗式构架,三柱五檩。 大厅三开间硬山平屋,与侧楼同高,空旷亮堂。明间五架抬梁式...
日前,桐庐县文物普查队员在莪山畲族乡普查时,发现一处唐代双眼井。 双眼井位于龙峰民族村双井坞自然村村口。井周围为一块不规则的当地花岗石,在石上凿出双眼井。井呈圆形直壁式,井壁采用河卵石叠砌。两口井井口大小基本一致。一孔眼直通水面,井口直径0.40米,井深2.90米。另一孔眼为假井眼,现已用一圆形石块封闭,深约0.50米,人们略作弯腰就可以用手从另孔眼中掬水喝。井口外沿一圈稍低凹,污水不会回流入井...
在宁波南郊路的尽头,有一个叫“石灰埠头”的自然村落。地名有点特别,结合南塘河“船舶争集”航运历史, 估计是装卸石灰的地方。在过去出入交通主要靠水道的年代,这里曾设一停靠点,上可通长春门,下可通南塘河边的重要村镇。因此,虽处城乡结合部,也曾热闹过一阵子。 在石灰埠头,基本上以连成一排的重檐硬山顶结构楼房居多。其中陈家门头是这类建筑的代表。陈家门头位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 刘延东主持会议并向辛勤工作在普查一线的广大文物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9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 “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通报文物普查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文化部部长...
为摸清王坛镇的文物家底,县文物普查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于8月中旬完成了野外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对该镇138平方公里内的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93个自然村进行了深入调查,覆盖率达100%,共调查文物史迹281处,其中复查6处,新发现275处。类别包括古遗址6处、古建筑270处、石刻2处、近现代史迹1处、其他2处。 统计结果表明:该镇古建筑保存异常丰富,占总量的90%以上,显示了该镇多样的建筑...
2008年3月,国家文物局为了加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宣传力度,委托鲁迅博物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深度写作”及相关平面媒体宣传活动。 9月18--19日,宣传报道组一行4人在黄乔生研究员的带领下在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郭南村等普查现场进行了现场调研。报道组对西安市文物普查队坚持撰写普查日记的作法给与了充分肯定,并对目前普查一线的宣传、组织、实地踏差及资料录入等工作进行了...
5月27日下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办公室”)第二次会议,办公室各成员或其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顾玉才汇报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近期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当前各地区普查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第一阶段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文物普查...
刘延东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上强调 加强薄弱环节 解决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22日上午出席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并强调,要巩固已有成果,周密精心部署,加强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全面高效地推进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 刘延东说,第三次全国文物...
近日,新昌县文物普查队在镜岭镇普查时,发现了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戏台。 该戏台坐落于新昌县镜岭镇黄婆滩村,距离县城约为30公里。戏台坐南朝北,小青瓦屋面歇山顶。台宽4.6m,进深4.4m,台板至檐口高2.5m,台基高1.6m。戏台用石柱木屋架结构,石柱下方上圆,柱头设木质卷刹,飞椽出檐,牛腿承托撩檐枋,其中台前牛腿为倒挂狮子,台后牛腿为和合二仙。演区上空为弯椽式八角藻井,四岔角均镶嵌透雕仙鹤花板,藻...
9月17日,宁波宁海普查队一行三人来到西店镇的崔家村进行文物普查。村老年协会会长崔师傅带我们看了几处老屋,但均因为保护不善、损坏严重而不能列入登记。走至村口,发现一处不同于传统中国建筑风格的老屋。经介绍这是一间建造于民国时期的建筑,由于闹鬼,已久无人居住。进入院子,但见里面野草丛生,一派衰败荒凉的景象,房间内漆黑一片,开始我们的进行登记工作。 “鬼屋”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
9月16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在陕北吴起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化石点,为研究史前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种类提供了宝贵、丰富而真实的材料。 此次发现的第四纪化石点位于吴起县庙沟乡,因历史原因,这里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山体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1367米之间,川道极小。在被水流冲刷切割的沟壑间,清晰可见次生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午城黄土堆积情况。尤其是离石黄土(因山...
沧州东光县耿家圈临乐故城遗址、献县元昌大型古城遗址群、泊头市齐桥镇大傅村遗址、泊头四营乡西交河村遗址……在沧州,近两个月的文物普查过程中,我省普查队员发现了多处大型古城遗址,这让正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我省考古工作者喜出望外。 东光县临乐故城遗址 ■位置:东光县龙王李乡耿家圈村北30米处。 ■性质:初步认定为西汉临乐故城 这块地比平地高出四五米,现在已有村中公路,也种...
9月5日,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总结一年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广泛座谈后期工作的安排部署。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市文物行政主管领导、普查队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陕西田野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10月开展以来,全省共有400余名文物专业人员投入8市15县区开展普查,已完成验收13个县区的文物普查工...
为了解我省现存古籍保护的现状,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2008年7月起,江西省首次开展为期两年的全省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包括全省各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文博单位图书馆(藏书楼)、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等;普查对象为中国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