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在陕北文物普查 发现大量第四纪化石点

9月16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在陕北吴起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化石点,为研究史前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种类提供了宝贵、丰富而真实的材料。

此次发现的第四纪化石点位于吴起县庙沟乡,因历史原因,这里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山体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1367米之间,川道极小。在被水流冲刷切割的沟壑间,清晰可见次生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午城黄土堆积情况。尤其是离石黄土(因山西离石县陈家崖而名)发育良好,堆积深厚,层次一般分为两层,上部色浅,质地疏松,间距较大,而下部色深,质地致密坚硬,间距较小。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吴起庙沟乡的野外调查中,考古人员共复查和新发现第四纪化石出土达7处之多,出土了史前动物骨骼、牙齿、犄角等大量化石。参与此次文物普查的专家说,第四纪冰川广布,火山活动频繁,人类开始出现,生存环境恶劣。这一时期的吴起庙沟却是水草丰茂,环境优越,生存有大量的史前动植物,这些动物悠闲地啃食着水草,惬意地繁衍生息着。死后,除绝大部分化为尘土,重新肥沃着这片生养它们的土地外,尚有大量的动物骨骼成为化石而保存至今,向今天的我们展示和讲述着它们的体貌特征、生存环境和发展进化,为研究史前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种类提供了宝贵、丰富而真实的材料,是一笔宝贵财富。

历史上因贫穷而大量挖掘化石(当地人称土龙骨)换钱,数以百十吨计的化石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十分可惜。考古人员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保护,防止第四纪化石进一步遭到人为破坏。使我们的子孙能亲眼目睹、亲手抚摸到什么是大角肿骨鹿、中华鬣狗、竹鼠、披毛犀、普氏羚羊……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