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2日从浙江临海市文物部门获悉,临海小芝镇峙山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经过1年多的考古发掘,遗址的年代、面积、特征等逐渐明晰。据初步判断,该遗址年代距今约8500年,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早1500年。 据介绍,峙山头遗址位于临海小芝镇南丰村。2014年5月,这片遗迹最早被一位湖北的考古爱好者发现,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先后发现了19处遗存。截至目前,峙山头遗址共出土文物40箱,大多是些陶器碎片,以及...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工作于26日结束。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式确认,石家河印信台遗址为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祭祀场所。 石家河遗址群占地8平方公里,遗址古城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在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印信台遗址进行了发掘,在1.4万平方...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为期一个月的西藏邦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取得重要成果,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该遗址是西藏又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史前文化遗址。 邦嘎遗址是西藏山南地区雅砻河谷地带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从1985年首次试掘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试掘和发掘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资料迄今未能正式发表。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林辉介绍,为全面了解邦嘎遗址的文化性质、...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为期一个月的西藏邦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取得重要成果,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该遗址是西藏又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史前文化遗址。 邦嘎遗址是西藏山南地区雅砻河谷地带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从1985年首次试掘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试掘和发掘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资料迄今未能正式发表。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林辉介绍,为了全面了解邦嘎遗址的文化性质...
历时一年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印信台遗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圆满结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正式公布,印信台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祭祀场所,有助于还原中国史前最鼎盛的祭祀文化面貌。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整个遗址群占地8平方公里,遗址古城面积约1.2平方公里,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印信台遗址位于石家河古城的西边,与石家河西城...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在三峡库区的一处古坟坝遗址取得重要考古发现,共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遗物及标本近千件,时代涵盖新石器、商周、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古坟坝遗址位于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一组,地处长江右岸小地名为庙岩河的二级台地上,埋藏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长江水位的反复消涨对遗址形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的取土活动对遗址造成了巨大破坏。 重庆市文化...
【摘要】2012年7——9月,对哈民忙哈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半地穴式房址11座、灰坑19个、墓葬6座、环壕2条,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500余件。其中,房址内出土多层人骨、木构件和大量玉器。发掘表明该遗址是一处史前大规模双环壕聚落遗址,文化面貌十分独特。 【关键词】哈民忙哈遗址;史前聚落;玉器;双环壕;文化面貌 【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
中国玉器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历了由“玉兵”(玉质器械)向纯工艺品的转变过程。当时,铁制工具已经发明,人类正逐渐告别石器。人们用玉精心制作了一些器械,更多的是用玉裁制出各种动物的形状,以此表示对石器纪念,而在客观上则反映了当初人类生存有于捕食各种动物以及与鱼鸟禽兽亲近的关系。近百年来,考古学家在东北红山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以及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发现...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中华民族就是爱玉、崇玉的民族,有其独特的玉文化情结,而这种玉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同样有着自己灿烂的玉文化。 玉器是从旧时器时代的石器中逐渐分离出来的。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考证,目前,中国玉文化主要代表有以东北地区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查海文化、红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黄河下游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
2005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蓟县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10年后,这场旷日持久的考古迎来了新发现和国内专家的首肯。11月20日,天津市文物局委托有关单位,对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15年5月期间联合开展的蓟县旧石器考古调查成果进行了评估论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等专家们提出了评估和建...
“蓟县旧石器考古又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4处,采集石制品千余件。这次调查,使天津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总量达到27处。”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盛立双20日对外宣布说。 2005年3月至5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全面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13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次调查实现了天津旧石器考古零的突破,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由距今8000年前提前到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摘要】近年来随着辽宁红山、山东大汶口和安徽凌家滩文化大量玉器相关考古资料不断涌现,通过玉器和彩陶图案的比较,我们认识到黄河、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那些绘制在彩陶上的一些图案与当时的玉器有关,它们可能是对不同玉器的描绘。这些或抽象或具象的纹饰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原始先民主观意向的表达。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图案 《中原文物》2015年05期
作为我省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凌家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备受关注。我省拟立法保护。 今天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开幕,省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果作了关于《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并连同草案一并提请审议。 为凌家滩遗址 建立“成长档案” 根据条例草案,凌家滩遗址是指马鞍山市含山县行政区域内,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
记者16日从山东省章丘市文物局获悉,山东将对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城子崖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在未来10年内规划相关考古遗址公园。 据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城子崖遗址,山东将启动城子崖遗址城墙遗迹抢救性保护工程及西城墙保护房改造。同时,山东还将以城子崖遗址及其环境风貌保护为基础,规划总面积达132万平方米的考古遗址公园。 据了解,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投资总估算为4.68亿元,规划建设期限至2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