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3日发布消息,大兴安岭地区新发现1处彩绘岩画地点,发现彩绘岩画近300幅,绘画内容与表现形式与大兴安岭其它岩画有显著区别,经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最北端,是中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在历史上同属中华文化传承地区,遗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大兴安岭彩绘岩画是中国最北的岩画遗存。 上个世纪70年代,黑龙...
日前,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5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其中,以三亚英墩、陵水桥山和莲子湾为代表的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遗址位列其中。 2012年3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工作。经过3年多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市英墩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同时,对万宁至三亚东南沿海地区...
此次发现的松岭壮志林场岩画 据介绍,此次发现是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发现单幅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颜色最鲜艳的彩绘岩画群。连同早前发现的古源苗圃岩画、天台山岩画,截至目前在松岭境内已发现3处岩画地点。 据了解,近两年,经考古调查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内已发现岩画38处、2000余幅。考古专家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八岭岩画...
考古现场发掘的陶器标本 3月2日,记者从淮北相山区一文化遗址发掘现场获悉,该遗址初步发掘出部分陶器标本,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从发掘出来的陶器标本判断是距今 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整个发掘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对研究淮河流域早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预计整个发掘需要好几个月。
近期,英国考古学家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5年在英国约克郡斯达卡(Star Carr)遗址发现的一枚中石器时代页岩垂饰上雕刻有线形图案。学者认为,这可能是英国已知最早的中石器时代艺术作品。 页岩垂饰刚出土时,表面几乎看不到任何图案,其圆形孔洞被沉积物堵住。英国约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切斯特大学学者利用数字显微技术对这枚垂饰进行了分析并生成了高分辨率图像,掌握了其表面雕刻图案的线条和风格...
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湘阴青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于2015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青山遗址是湘江下游一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因素复杂,是研究湘江流域堆子岭文化的典型遗址。 由于遗址长期被淹而濒临消失,2008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岳阳市、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本报告就是此次工作成果的结晶。 本报告着重介绍和阐述了两方面内容。其一,...
2月18日,笔者在宝丰县文物局了解到,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日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共329处,其中包括宝丰县的8处。 在宝丰县此批次的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1处: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庄镇、肖旗乡、城关镇、杨庄镇、石桥镇、前营乡、周庄镇、张八桥镇、大营镇等处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1947年)。 古建筑有4处: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的高皇庙(清),宝丰县前营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化德县境内的裕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处距今8400年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环绕,呈簸箕形状。考古人员2015年度发掘的面积为7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房址呈圆形,均为半地穴式,直径2.8米至4米不等。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化德县境内的裕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处距今8400年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环绕,呈簸箕形状。考古人员2015年度发掘的面积为7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房址呈圆形,均为半地穴式,直径2.8米至4米不等。出土器物...
镂空是古代玉工利用某些制玉工具,将玉器透穿成空,以突显玉器造形或纹饰的方法。这种制作工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兴盛不衰,而且镂空的工具与方法,还会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而改变,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 红山文化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位于内蒙古、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先民们,擅长运用边刃较宽的宽砣和前端圆钝的桯具,来制作玉器的镂空。当时的制作方法,大约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步骤。 首先,用宽砣在玉料的正面...
【摘要】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琢玉的基本工艺主要有切割工艺和钻孔工艺。特殊工艺主要有镶嵌工艺、缀合工艺、俏色工艺、成形对开工艺和环形分割工艺。远古先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琢玉工艺,还有治玉的理念。玉雕工艺传承的焦点不能仅局限于技艺,还要更多的关注治玉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商代;琢玉工艺;传承 【基金】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尊玉施艺’——当代玉雕艺术设计理论研究”(20140...
英墩遗址出土的陶钵 桥山遗址出土的陶器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各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首次建立的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了人骨,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
今天,三亚市海棠区举行三亚英墩遗址第一季度考古发掘汇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家介绍,英墩遗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英墩遗址面积达1.5万平方米,处于海棠湾沿岸沙堤的南端,东临大海,西濒铁炉港,铁炉港以西、以南有丘陵屏障,可以...
考古人员在三亚英墩新石器遗址的贝壳堆积层,考古专家介绍说,该堆积层相当于史前人类的生活垃圾堆放点。 1月20日,三亚市海棠区举行三亚英墩遗址第一季度考古发掘汇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一 年的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家介绍,英墩遗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