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长沙窑彩绘花鸟纹注子,唐,高22.7cm,口径11cm,底径12.2cm. 注子撇口,阔颈,瓜棱形长圆腹,肩一侧置六棱形流,另一侧置曲柄。通体施青釉。腹部以釉下褐彩勾描一株花草及一只硕鸟,褐彩线条内涂釉下绿彩。 此器造型饱满,青釉下有褐、绿两色彩,图案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唐代长沙窑瓷器珍品。 唐代长沙窑大量烧造釉下彩绘瓷器。它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技术,开创了后世釉下彩瓷器的...
7月18日,国家明清官式建筑研究保护重点科研曲阜基地、山东省文物保护研究重点科研曲阜基地挂牌暨“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曲阜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共同启动工程开工,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出席仪式。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主持。 仪式上,谢治秀介绍了“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有关情况。他指出,作为山东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古建筑群承载着中华...
“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1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该工程将重点对约合4.1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彩绘进行维修。 据了解,曲阜“三孔”等古建筑群现有房屋1300余间,彩绘面积约14万平方米。自清末以来,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三孔”古建筑的彩绘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保护维修,只是在单体建筑大修时进行过局部的修复。 截止到今年6月,...
“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1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该工程将重点对约合4.1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彩绘进行维修,工程预算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 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统称“三孔”,1994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本庙,始建于春秋时期,历代增修扩建,成为海内外孔庙的范本;孔府是孔...
昨日,“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山东曲阜举行,这标志着“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工程是自清末一百多年来首次对“三孔”等古建筑彩绘进行全面系统的维修保护。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尊崇儒学的表征。然而,自清末以来,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三孔”古建筑的彩绘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保护维修。前一次对“三孔”古建筑彩绘的系统修复要追溯至清...
备受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18日正式开工,标志着这个古建筑群开启自清末以来的首次系统性保护维修。 曲阜“三孔”古建筑群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清末以来,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三孔”古建筑的彩绘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保护维修...
村庄前方是一片广阔的田垟,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村中而过,溪流上架着多座桥梁,村庄中散落着几十座古建筑,有的单一分布,有的则四五座紧挨,最为集中、规模分布的是古民桥附近的清代古建筑,这儿的古民居依山就势而建,建筑风格造型各异,有平面一字形、“凹”字形等,各座门楼造型别致,尤其是石门楼周氏大宅,建筑布局讲究,建造精致,建筑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融合了川西和闽北建筑风格,在现存的民居中品位较高,保存极为完好。 ...
一、笔 釉下五彩彩绘常用笔主要有用于勾线用的线子笔和填色用的汾水笔及其它辅助用笔。 线子笔一般采用软毛的羊毫,主要用来勾描墨线、色线。笔毛较长,新笔使用前应在离笔尖 一厘米左右上边用线捆扎好,这样勾线用时操作灵活。 汾水笔有大小不同的数种规格,根据器型、画面的设计图样、单块面积的大小而选定汾水笔的大小。规格大的笔含水量大,适合汾图块面积大的,反之则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 其它辅助用笔有...
《敦煌学辑刊》2015年01期 【摘要】遵循历史的方法,此文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中符号系统的体育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上揭示魏晋时期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象征谱系,破译其象征的内涵。另从文化学的研究中,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图像进行阐释,明确了在文化的核心和外围,存在着似断还续的纽带。同时在审美的视野中寻求一种合理的解答,进而把握体育的发展与流变的精神命脉。 【关键词】...
雷州窑位于雷州半岛,是对雷州地区唐至清代窑址群的总称。它与广州西村窑系、潮州窑系、石湾窑系并称广东四大窑系。宋元时期是雷州窑发展至顶峰的阶段,其产品主要有青釉、褐釉瓷器。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青釉釉下褐彩彩绘瓷器,其烧制年代为南宋至明早期,南宋晚期至元代是其工艺的巅峰阶段,明中期以后停烧,器物以罐、枕等最具代表性。 雷州窑彩绘瓷典型器物品种 1、罐 罐是雷州窑彩绘瓷器中数量最多、彩绘纹饰最丰富...
陶瓷彩绘即画瓷器,也称陶瓷装饰。它可以分为釉下彩绘、釉上彩绘和斗彩等工艺。 釉下彩:即直接在瓷坯上着色,以着青花料为主。图案画好后,在瓷坯表面施一层透明的釉,再入窑用高温还原焰烧制成型。出来后的瓷器表面光亮如滴,由于色彩被釉料覆盖,其颜色可以历经千百年而不褪色。在中国南海打捞的明代商船中有大量青花瓷,浸泡于海水达600年之久而色泽如新。 釉上彩:瓷坯施釉烧制成型后,在瓷胎表面着色,再入窑以低温...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修复镇墓兽。本报通讯员 周敏摄 近日,考古工作人员对湖南省汨罗市友谊河边一座战国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彩绘陶鼎、陶敦、陶壶、玉璧、青铜盆、青铜车辖等珍贵文物。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件陶制彩绘镇墓兽,距今2000多年,在湖南考古史上极为罕见。 近期连续大雨,使汨罗市高泉山友谊河水泥厂段高墈发生坍塌。汨罗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发现坍塌处有古墓的迹象,经过进一步勘探调查,初步确...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修复镇墓兽 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田野考古章程对古墓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位于岳阳汨罗市友谊河边的战国古墓葬现场发掘工作基本完成,清理出土了彩绘陶鼎、陶敦、陶壶、玉璧、青铜盆、青铜车辖等文物。其中,最为独特的陶制彩绘镇墓兽,距今2000多年,在湖南考古史上极为罕见,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高墈坍塌,先秦古墓葬“露脸” 近期连续大雨,使汨...
6月10日,考古专家在修复首次从汨罗市友谊河边战国古墓出土的“镇墓兽”。这尊猪脸牛身的兽型陶器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出土后兽身红色、白色漆彩依稀可见。“镇墓兽”是楚墓特有的陪葬品,在岳阳考古史上极为罕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