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22日宣布,埃及考古队在埃及西奈半岛北部发现了约3500年前的古埃及塞罗军事要塞遗址。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塞罗要塞位于距苏伊士运河约3公里、以古埃及太阳神何露斯的名字命名的一条古埃及军事大道上。要塞外墙长500米,宽250米,泥砖墙体厚13米。要塞有24个塔楼,是当时古埃及东部防御的军事总部。 法新社报道说,塞罗要塞是迄今在西奈半岛发现的古埃及法老时期最大的军事要塞。此前...
日前,近日,广西贵港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市区金港大道江北变电站的小土坡发现了一座汉朝时期的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陶罐、青铜等文物。 据了解,这座汉墓是广西贵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例行巡墓的时候发现的,整个墓葬大约有2米宽,3.5到4米长,共出土了7个小陶罐、2个长颈壶以及一些青铜碎片。 据广西贵港市博物馆馆长介绍,这些文物从现在出土的饰物看,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壶一种是罐,而且主要是网形的方格纹和...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博物馆获悉,近些年来,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10件新石器时代雕塑女性人像,其时代之早、发现数量之多、出土之集中,为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所罕见。考古专家最新研究发现,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石器石雕人像主要有两种类型:栽置式和倚坐式。 据赤峰市博物馆馆长刘冰介绍,栽置式石雕人像的主要特点是意在表现人体上半身即腹部以上部分,腹部以下做成模型,用于栽置地下。此类石雕像最初具有女性丰乳、...
由香港、澳门相关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的澳门“黑沙遗址考古发掘研究计划”公布考古成果:澳门首次发现四千年前的村落房址遗迹及玉石作坊。 位于澳门路环岛的黑沙史前考古遗址,是澳门地区非常珍贵的文物资源。去年十一月中至十二月底,澳门艺术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联手合作,并在澳门博物馆的参与下,开展了一项确定黑沙公园指定范围内的地下考...
7月20日,安庆市博物馆接到市电视台市民热线,在东围墙街一施工工地发现一类似铁炮样实物,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经确认这是一门罕见的清代晚期旧式后膛炮。此炮身长3.01米,炮头直径38厘米,口径16厘米,炮耳直径16厘米,后膛直径20厘米,通体为生铁翻砂铸造,重约3-4吨,为全省少见。因为后膛炮威力大、射程远,此处又出土大量青砖及石片,初步推断这里曾为江防炮台,用于封锁江面,镇守安庆。作...
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吴卫鸣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澳门路环黑沙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4000年前的村落房址遗迹。 吴卫鸣当天在“2006年度澳门黑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经澳门艺术博物馆筹划、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共同合作,在澳门路环黑沙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这一重大发现。 考古发掘队...
“这是一次惊人的重大发现,这些骨头就是第四纪动物化石!”7月18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上山遗址文物考古队队长蒋乐平在浦江县中余乡五星村下毛洞穴试掘现场,拿着一枚原始动物化石激动地告诉笔者。 一个凉爽的洞穴 当日,笔者在浦江县中余乡五星村下毛洞口附近看到有民工把一担担石块挑到中余溪清洗。询问后,才得知是在辨认这些石块中是否存在原始石器。笔者在下毛洞穴的试掘现场发现,...
在柳州市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中,2006年8月至10月,柳州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会同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灵泉寺东南80米处的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经过发掘清理,揭露地下遗址约300平方米,清理出灵泉寺3期建筑遗迹:一期约为唐代,二期约为北宋末期至南宋中期,三期约为明代中期。 唐代遗迹主要为柱洞,由于受到后期建筑的影响,通过清理发掘,发现唐代柱洞5个,分布在建筑基址的中部...
新疆新闻网7月19日电清晨八点,当曙光洒向青绿的那拉提草原时,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乃斯河谷从事草原古墓发掘的社科院考古专家们已经登上墓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考古现场位于新疆新疆源县则克台镇以东、巩乃斯河以北的二级台地上,距离公路数百米。正在发掘中的古墓呈馒头状,墓葬直径约60米,高7米余,当地人俗称为“土墩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将其命名为“M1...
新华网新源7月19日电(记者李晓玲)正在发掘中的新疆那拉提草原一号墓葬18日发现铁制工具残片,考古专家怀疑其为盗墓者所用工具。 铁制工具残片是现场工人们在挖掘过程中发现的。这片长约10厘米、宽5厘米的铁片绣迹斑斑,敲之发出悦耳的金属声音。现场考古专家在仔细观察后认为,这是现代铁制工具残片,因其出现在盗洞周围的土层中,因此疑似盗墓工具。现场施工的当地工人也认为,这块铁片象当地一种常见的挖土工具。 ...
据阿联酋《海湾新闻报》18日报道,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西部地区近日发现一批旧石器时代石器,这一发现将阿布扎比地区人类活动的出现时间大大提前。 这些石器是由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局的一支考古队和两名访问学者在阿布扎比西部地区的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发现的。 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局考古部门负责人瓦利德·亚辛说,考古人员在那处遗址发现了一些以“勒瓦娄哇”技术制作的燧石石器。用这种...
一座名为领方古城的汉代遗址现已在广西宾阳县被发现,遗址位于宾阳县芦圩镇古城村。初步试掘的结果表明,古城遗址内城有3.4万平方米,用版筑法夯筑而成,东、南、西三面围有护城河,北面建有暸望台,预测古城可能是当时的军事防御基地。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18日电(记者桂娟)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获悉,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建设工程,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新郑市唐户村发现面积可能超过30万平方米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 在目前我国发现的150多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房址一直较少发现。此次考古,专家清理出47座布局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房址,对研究新石器时...
新华网西安7月17日专电(记者 冯国)为配合陕西唐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建设,考古人员日前在百官上朝的含元殿南百米处发现了唐代渠道、桥梁、道路等遗址,因新发现遗址与含元殿及其朝堂的重要关联性,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唐代大明宫、中国古代宫殿制度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据介绍,新发现的唐代殿前 渠道位于含元殿遗址土台以南130米处,东西走向,已探知长度为400余米。从部分试掘区看,渠道在唐代时南北宽约4...
平坝县日前发现了一座太监墓,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该墓可能与明朝建文皇帝逃亡平坝时有关。 据安顺市文化局文物科的张科长介绍,这座太监墓位于平坝县马场镇佳林村,整座墓为椭圆形,表面全部是土,墓前有一石碑,石碑顶部写有“名列青史”四个阴刻大字,正中刻着“有明从亡太监之墓”,右侧为“大清嘉庆十三年立”,左侧为“本陇越姓三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