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光绪一朝窑业复兴,御瓷品种多有增益。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只清光绪款粉彩寿桃贯耳瓶(见图),于传统的粉青釉贯耳方瓶腹部细绘粉彩寿桃纹而成,为新出之品。其桃树苍干横欹,硕果满挂枝头,粉嫩秀润,逼真诱人,衬以翠叶花蕊,更见媚态。其设色鲜妍美丽,粉青一色温润匀净,胎骨细致白皙,其烧制水平远胜前朝,颇得康乾风骨,为光绪官窑佳作,极富时代特征。 该瓶高30厘米,口径11.5×9.5厘米,底...
吴镇的《墨竹谱册》共22页,前两页以草书书写苏轼《题文同画偃竹记》,后20页画各种姿态的墨竹,每幅又以行草书题写画墨竹的要诀、心得与诗句等。 吴镇除擅画山水之外,兼长水墨竹石,取法文同,又受高克恭的影响。但他的画竹法与文同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文同画竹,竹叶密集,以墨之浓淡示叶之正反面。吴镇画竹,以墨色的浓淡示竹的前后;画新篁时,又以淡墨画枝,浓墨画叶,增加对比。叶之长短,似随意生发,...
年代:西周 方位: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三层二号中央大厅) 西周时期的毛公鼎、大盂鼎和大克鼎,器型雄浑厚重,铭文字数众多,堪称青铜器中的重器。因为三者都出土于晚清时期,故并称晚清“海内三宝”,闻名于世。其中,大盂鼎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鼎,现在就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在清朝道光初年,出土于西周的发源地、著名的青铜器之乡——陕西岐山县。 要破解青铜鼎的身...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见图),1978年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口径长轴14厘米,短轴12厘米,通高13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器口呈椭圆形,方沿平折、曲口、束颈、垂腹、圜底,口沿上有对称附耳,底有三蹄足。在双耳之间的前沿上,有一兽首昂首耸立,高出器表,与兽首对面的口沿外,有狭条状兽尾与之对应。其兽首双耳高耸,双目圆睁,就连嘴唇胡须,也刻画细微,生动逼真,活像一只憨态可掬的野兔,着实令人喜爱。耳饰三角形...
苏轼《致子厚宫使札》 管鲍之交 嘉祐二年(1057),苏轼、苏辙兄弟,章惇、章衡叔侄,同科考试,同中进士。侄子章衡考中头名状元,竟让章惇羞愧难当,回家复读。两年后再次科考,进士甲科高中,才受敕出仕。 章惇和苏轼同为性情中人而结管鲍之交。二人曾游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横木架桥。子厚推子瞻过潭书壁,子瞻不敢过。子厚平步而过,用索系树,蹑之上下,神色不动,以漆墨大书石壁上曰:...
陆小曼的引凤图 陆小曼早年能歌善舞,能戏曲、诗文、外语、书画,虽都不专,但算得上多才多艺了。中年以后即“专”事绘画,卓有成就。 陆小曼对绘画的“专”,的确是“逼”出来的。先是略带被动的“专”——徐志摩为了逼小曼学画学出成绩来,小曼的绘画老师贺天健与徐志摩、陆小曼“约法三章”: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专心学画,学要所成;每课八十大洋,中途不得辍学。在严师的严管之下,陆小曼潜心学画,长进神速。...
这款宋代珍贵文物吉州窑酱褐釉印花枕珍藏于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此枕曾于2007年12月在广东顺德博物馆开展的“浔阳遗珍・传世瑰宝——九江市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展”上展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有着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吉州窑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它丰富的烧瓷技术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在中原传统文化和宋、辽、金文化的影响下,对传统的制玉制度和琢玉工艺十分推崇,他们仿效宋代官办玉制度,并用现有的制玉技术,设置了专门督办制玉机构。元代墓葬出土的玉器不多,以安徽安庆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和江苏无锡钱裕墓、苏州张士诚父母墓中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出土玉器种类有:带钩、带板、杯、匜、尊等。 元代器皿型玉器虽较多,但玉壶却极为罕见。天津博物馆馆藏元代翼龙纹双耳玉壶(见图...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当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器形多样,装饰手法繁多,釉彩各异,烧制技术是革命性的创造,开创明清和现代瓷器的新格局,以至于影响到世界陶瓷的发展。在元代瓷器当中,尤其能把青花和釉里红、绘画和雕塑集于一身,就要数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参见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的一对元青花花釉里红镂雕大盖罐了。目前...
许昌金雨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窑口:定窑 年代:北宋 规格:口径14厘米 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文房用具。这件定窑洗敞口,斜腹,卧足,近底处内折。细白胎,施满釉,釉色白中闪黄,芒口覆烧。此洗形制乖巧,器心刻划莲纹,图案生动,刀工娴熟,线条流畅,为定窑中的精美之作。莲花纹饰在古代陶瓷上极为流行,刻划和模印莲纹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莲纹是佛教常见纹饰之一,意取出淤泥而不染,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
瓷器藏品经典之作 雍正款珐琅彩珊瑚红地花鸟象耳尊 一双巧手,携一抔净土,经揉泥做坯到开窑检验打磨,十多个步骤才得一件精美瓷器。世人都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真正谈得上是瓷器经典之作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瓷器的发展,自商代开始,宋代为鼎盛时期。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却是中国最具收藏价值的瓷器。按照瓷器造型上的价值来看,陈设器是最具价值;装饰价值上又是彩饰为最高...
摘要:本文通过对存于鹤壁博物馆的元代白釉褐彩题字罐的分析,来探讨其雅俗一体的特质,从分析器身题诗来探讨民窑瓷器“雅化”的一个变式。 关键字:题字罐 雅俗一体 雅化 元代白釉褐彩题字罐,是鹤壁集瓷窑出土的一件精品,现存鹤壁市博物馆。罐高31.7厘米,口径17.3厘米,重6800克。器型为唇口,下腹渐收,平底。外部通体施白釉,釉色纯白。器物自颈至底,各绘粗细弦纹五周,将器身分为五段。肩部绘...
文徵明(1470—1559),祖籍衡山,长洲(今苏州)人,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书画造诣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字入手的,后来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文徵明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
回顾历史,经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相继开辟出古丝绸之路之后,丝绸之路上马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把代表华夏文明强盛的丝绸和瓷器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北和亚欧各国,曾经使一些国家元首及贵族把拥有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作炫耀富有的象征,彰显了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见图)应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件作品高21.9厘米...
《出山释迦图》简称《出山图》,是道释人物画中比较重要的绘画题材之一,描绘释迦牟尼发心悟道之后重归人世的情景。历史上不少画家都曾创作过这一题材类 型的绘画作品,塑造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释迦牟尼悟道出山形象。南宋著名画家梁楷所作《出山释迦图》,即是这一类绘画题材的作品,描绘了释迦牟尼苦修悟道后 从山洞崖壁间走出来的一刹那情形,瘦骨嶙峋而又鉴定从容的神色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出山释迦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