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只小巧玲珑的鼻烟壶高6.5厘米,颈高0.7厘米,底径2.4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口部外径1.4厘米,口部内径0.6厘米。其造型之秀美,全然是清代康雍乾三代梅瓶之再现。看地色,足可乱真的珊瑚红釉均匀鲜艳,宝光内蕴,使烟壶如同用真红珊瑚雕成似的。再看纹饰,两枝折枝花果并相倚立,一枝蓝色牡丹向右伸出,三个花苞生机勃勃;一根桃枝向左弯去,六个硕大丰圆的水蜜桃压弯枝子;两只彩蝶在花上桃下翩翩飞舞,一派...
从器形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使用陶范,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由于不可能铸造出完全一样的陶范,故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则肯定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 从铜铁合铸上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出现人工冶铁呢?1990年,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墓地出土了一把...
玉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崇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据历史记载和田玉是中国玉美学的重要载体。 一。玉质美 和田玉以质地细腻、致密、纯净为特征。质地美在历史上是最早被认定的,如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夫子...
吉林收藏家杨志彬先生酷爱铜镜收藏,收藏铜镜400余面,近日将精选出的200余面编辑成书准备出版,嘱我为其作序。 纵观近几年铜镜市场,战国、汉代、唐代铜鉴似乎得到了人们较大的推崇,人们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其他朝代的铜镜,相比之下人们似乎关注较少。翻看近几年手头上的拍卖图录,拍卖场的每一面铜镜基本上都保存完好,都可算是铜镜中的精品,有些甚至可谓价值连城,但同时价格也贵得离奇,使广大铜镜收藏爱好者...
一直以来,明清家具因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文化底蕴十足等因素而成为中国古代家具的顶峰之作。数百年来,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战火频起,明清家具一直都是家具收藏者的最爱。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家具生产过程中不适用一钉一铆的“榫卯”接合方式,更是让世人赞叹。而且,由于制作这些家具所选用的都是数百年来最为名贵的几种木材——黄花梨、紫檀等,这些木材不仅价格不菲,甚至还可以历经数百年而不涨裂、不变形...
皇宫椅概述 质朴大方、华美大气的宫廷圈椅作为明清宫廷家具中最具品位的坐具,深得人们的喜爱。因款式器型设计出自皇家御制,被广泛称为“皇宫椅”。 皇宫椅是在圈椅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是一种有束腰,多雕饰,且带有托泥的圈椅,它比圈椅显得加华美大器。因为最初此椅是为宫廷特制的家具,故称其为“皇宫椅”。皇宫椅迄今仍然深受世人垂爱,与其优雅的造型不无关系。皇宫椅的造型与现代家居环境极为协调,...
诞生于石器时代的中国玉文化, 绵延至今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傲然独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自兴隆洼文化时期起即被古代先民采用的玉石,究竟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有什么样鲜为人知的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及辨识方法?自本期开始,《博雅典藏周》将邀请国内古玉研究大家一一为你探本溯源,厘清脉络。而本期为您请出的是在兴隆洼文化及红山文化玉器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玉器产源方面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工作...
越窑青瓷瓜棱执壶,唐代酒具,1974年浙江省宁波市出土,高22.6厘米,口径10.2厘米,喇叭形口,长颈,短流,腹部作瓜棱形。执壶是中晚唐时,越窑顺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作的器型。据唐人记载,它的名称应作“注子”。 汉晋以来,文人爱好作赋写诗称颂酒德,而尤以唐人为多,于是饮酒在当时成为一种“雅道”,酒具也成为一种雅器。而青瓷制作工艺的进步又为酒具称为雅器提供了条件,即酒注、酒杯的大量出现。开元...
“钧不过尺”是指钧窑瓷器的高度不超过一尺的意思。 “钧不过尺”有三个方面的倾向可以证实它的讲法是针对宋代钧窑瓷器而言的。 (一)现存的宋代钧窑 据中国陶瓷收藏品协会认定的《中国宋元瓷器图录》所载,宋代钧瓷最高是一件月白釉的鹅颈瓶,高27.5厘米,其次是一件出戟尊,高22厘米。99年4月8日发行的邮票上一件宋钧尊的高度也不过18.4厘米,一件出戟尊的高度为31.8厘米。从众多的资料...
卵白釉即枢府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新品种,釉质较浑浊,温润较不透明,色白微青,颇似鸭蛋壳的色泽,有一些卵白釉印花瓷器,器物上有“枢府”字铭,一般也称卵白釉为枢府釉,枢府釉涵盖在卵白釉范围内,故称卵白釉,更为准确。 在元代卵白釉带铭文的瓷器,一般属于官窑器,是官府为一定的用途定烧的。 我们通常见到的有:“枢府”铭,是“枢密院”的定烧器;“太禧”铭,是专掌祭祀的“太禧宗礼院”定烧器;“玉”...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以铁为着色剂的结晶釉品种,属高温颜色釉类,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此种釉色古朴雅致,耐人寻味,且又滋润鲜活,最宜养目。 江苏扬州曾出土多件唐代茶叶末釉瓷器。宋、明时的器物中也屡见此类产品。清代雍正时的官窑,有意仿明代成化时期的茶叶末釉,较为成功。从传世品来看,也以雍正、乾隆时的产品最好最多。一般多认为,雍正时色泽偏绿,有茶无末,当时称之为厂官釉。而乾隆时的茶末兼之,黄绿掺杂,故有...
笔者在安徽望江县偶然发现并收藏到一件较为珍稀的长沙窑青釉褐彩双系盘口瓷壶。该壶通高13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5厘米,通体青黄釉、褐彩,盘口沿、短直颈六棱形短流、肩上有双系,绳纹曲柄、溜肩、椭圆腹,胎质灰白、厚重,保存完好,整个造型朴实简洁,优美明快,具有明显唐代长沙窑产品的风格。 据考证,长沙窑为唐代著名瓷窑,坐落在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平,又名铜官窑,它创烧于唐代,至五代逐渐衰落,烧造...
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直到清光绪五年(1880年),禹州神垕镇钧瓷世家中的芦天恩、芦天福、芦天增兄弟三人,由于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钧的诱引,在小型发掘中得到启发,立志恢复钧瓷,此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钧瓷的烧制开始有了...
中国书画家一般都有着自己的鉴赏与收藏,上海南汇博物馆日前联合上海南山画院举办的“文心清远——南山画院画师藏品展”就呈现了上海当下部分书画家的鉴赏与收藏品味。 此次展览的藏品包括明清书画、名人手札、笔墨纸砚、竹木牙雕,展品虽仅五十余件,然布展舒朗,小品大观,意境高远,其中包括明清文房及书画家谢时臣、汪士慎、伊秉绶等的作品。 清代歙砚 南汇博物馆“文心清远——南...
季世山,字铁钢。1956年生于吉林,1978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职业油画家,吉林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延庆县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居北京,现长期旅居海南岛,潜心创作。 季世山以风景油画作品著称,擅长以创新的油画技法展现写意国画中的东方元素,通过对元素的重塑组合和对细节的刻画表现出浓烈的艺术情怀。 季世山的巨幅油画代表作已先后被北京武警总队、燕京饭店、沈阳大酒店等国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