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文房器具,非玩物等也。古人云:笔精墨良,人生一乐。”事实上,书斋生活对中国古代文人而言,不但是生活中的一乐事,更是心灵的栖居地。而今,随着当下书画与收藏热的兴起,文玩杂项,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拍卖行推出文房专场,越来越多的新藏家加入这一领域,文玩收藏正在以“文而雅、小而精”的魅力博得人们的关注并已然在拍场上演了重要的角色。2012香港苏富比秋拍,瓷器...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窑场之一,在我国宋代一些历史文献,如《清异录》、《清波杂志》、《老学庵笔记》、《元丰九域志》等书内,都有关于耀州窑烧瓷的记载。在该窑附近发现的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所建《德应侯(窑神)碑》则是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块瓷窑碑记。 耀州窑窑址以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为代表,还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和玉华宫等地,这一带宋时属耀州,故称耀州窑。耀州窑的烧造历史,上限至唐,宋...
遗宝之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解密何家村 4 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银壶是一件珍品,首先是造型独特,为扁圆形,上方有竖筒状小口,壶盖帽为履莲瓣,顶中心有一个银环,套接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带弓状提梁,模仿了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其次制作工艺罕见,圈足与壶身通体锤击成型,壶底是在里面焊接上去的。第三是...
《元世祖出猎图》在元代人物画中属于全景式大尺幅作品。此图描绘的是元世祖率随从出猎的情景。画面以广袤无垠、色调单一的荒漠为背景,远处沙丘起伏,一列骆驼驮队穿行其间;近处元世祖忽必烈及随从们勒马暂驻。元世祖外穿白色裘衣,内着金云龙纹朱袍,乘一匹黑马,侧身向后张望。与其并驾的是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或为皇后。随从诸人勒马环绕周围,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画面左侧一少年正侧身挽弓欲向空中的...
田黄——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其身价无与伦比。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
元代文人登上画坛后,绘画逐渐成为个人“寄兴游心”的笔墨游戏,水墨自然成了第一选择,但画面上仍时有色彩出现。此时,色彩已不是青绿重彩,更多的是淡彩,即“浅绛”。“元四家”都有一些“浅绛”设色的画传世,大多以赭石为主调,再加入一点花青或汁绿。然而王蒙的设色山水画,则比较特别,如这幅《具区林屋图》,运用了许多藤黄、朱磦、朱砂等艳丽的颜色。 此图的右上角有王蒙以隶书题的“具区林屋”四个字,中间署“叔...
这是光绪年间的一对儿完整的纹饰一样的皮球花小盘中的一只。这只清光绪皮球花小盘,口径13.4厘米,高2.4厘米,底足内径6.7厘米;口沿描金,盘心绘制大小不一的多彩皮球团花19个(图1:一只盘子正面),或1个一组,或2个一组,或3个一组,或4个一组,团花的纹样多种多样,有的团花还描金。盘外表面等距离绘制有3组似旺盛的青花花草纹。盘底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图2:另一只盘子背面),青花晕散自...
中国绘画史上对绘画理论参悟至深者以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王原祁为最,终结者是近代黄宾虹老人,而王原祁则是一位悟道者。将绘画理论与实际绘画相结合,开创笔墨精神与“理趣气”统一的新面貌,强调以“龙脉之法”的山水,是帝王与文人士大夫胸中山水所属。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清代画坛领袖王时敏之孙。从45岁入值南书房以后,一直是康熙皇帝的文化侍从,编撰《佩文斋书画谱》。从清初至民国期间,其绘画...
巨然《溪山兰若图》是幅高古的巨嶂式山水大轴,与台北故宫传为巨然《层岩丛树图》轴、《秋山问道图》轴,从历代流传定为巨然,都是无款识作品,后两幅作品被明董其昌认定为巨然。《溪山兰若图》轴上有北宋初年的“尚书省印”大印,《层岩丛树图》轴也有此印,存世的书画钤有“尚书省印”印的作品仅七件,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还有梁师闵《芦汀密雪图》、美国佛利尔博物馆张戡《解鞍调箭图》轴、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李成《晴峦萧寺图》轴...
南宋吉州窑彩绘工艺分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两种,以釉下彩绘为多见。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因釉下彩绘的色彩在...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14岁丧父,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世称“朱子”。朱熹在书学艺术上的成就,虽然难以与理学相提并论,但在南宋书法史上所占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 宋人书...
这枚铜镜直径14.6厘米,为青铜质,镜为八瓣菱花形,半球形圆钮,素缘,内区雕有振翅欲飞的双鹊和奔跑游戏的狮子、麒麟各一只,中间填以卷草和花枝;外区为卷草、花枝、蝴蝶间隔相配的纹饰。整体内容丰富多彩,灵动活泼。(现珍藏于大唐西市博物馆)
《桃鸠图》,纵26.1厘米,横28.5厘米,绢本设色册页,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以“折枝”法画一枝桃花,上栖一鸠鸟。花枝勾勒精细,鸠的形象生动,羽翼开张,显得生机勃勃。笔墨设色上极富创意,枝叶以墨线勾勒,略加皴擦,而桃花则以色勾、染。鸠则融合勾、擦、染、点,尤具特色的是用生漆点睛,黑亮而富立体感,神采奕奕。鸠身以墨色为底,随类敷彩,难得的是赵佶在北宋长期崇尚水墨的基础上大胆采用重色,如头、胸部...
在北京颐和园文物珍宝中,有一件至尊至贵的“千古第一瓷”——“乾隆粉彩百鹿尊”(见图)。它高44.5厘米,口径36.3厘米,通体施白釉;圆口,螭耳,器型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饰双螭龙耳;胎体厚重,釉面洁净,造型端庄。腹部满绘粉彩百鹿图,取自皇家木兰围场鹿群嬉戏的自然景色。此图的粉本出自清初宫廷画家沈铨之的《百鹿百鹤图》。图中百鹿神态各异,或嬉戏,或奔跑,或觅食,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粉...
中国花钱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这种钱一般不作为货币流通,而仅供某一种需要,如佩带之用,也有的更多带有道家色彩“打马格钱”“棋钱”还有就更多受佛教影响,“厌胜钱”其中有佛道合流成分。 花钱厌胜钱又称“压胜钱”,“厌胜”的意思是“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辟邪品、吉利品,统称厌胜钱。花钱自汉代至清代,官私都有铸造,品类很多,流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