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新发现——山东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11月15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赵晓摄 “考古新发现——山东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11月15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226件(组)文物集中亮相,展现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 本次展览分为“横空出世”“东方之都”“礼制先河”“工艺流变”四个单元。图为公众走进展厅参观。赵晓 摄 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横空出世”“东方之都”“礼制先河”“工...
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在南京建造的第一座城池便是越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濒江临淮的长干里筑越城。一直到南朝,越城都在,但此后神秘消失,只剩传说。中华门外西街地区,被认为是越城遗址所在地。果真如此? 11月12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大海做了《南京西街遗址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的报告。他说,从2017年进场考古至今,尚...
11月13日上午,遗址2018年秋季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淮上区双墩村双墩文化遗址现场举行。该次发掘是在今年春季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考古发掘成果,梳理不同时期遗址文化内涵并形成考古发掘简报,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 据蚌埠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兰会介绍,双墩遗址2018年秋季发掘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蚌埠市文广新局(旅游局)联合组织。近年来,双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
近日,吉林省长白山区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并得到权威专家认可。现场采集到一个大石镐以及石镞、石片各一件。 这一遗址是10月31日,由吉林省文史馆馆员、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福有等人发现,位于吉林省敦化市青沟子乡凤凰店村西北约800米、当石河北岸约400米的小山包上。 据张福有介绍,山包上依次排列4个半壁石洞,其中东侧的最大石壁呈露天石洞状,张福有在洞中距第五级石阶约1米处,发现了...
11月13日上午,双墩遗址2018年秋季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淮上区双墩村双墩文化遗址现场举行。该次发掘是在今年春季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考古发掘成果,梳理不同时期遗址文化内涵并形成考古发掘简报,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 据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兰会介绍,双墩遗址2018年秋季考古发掘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蚌埠市文广新局(旅游局)联合组织。近年来,双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
日前,在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的胡林H538线、卞家H519线等12条10千伏线路迁改工作全部提前竣工。这是自2017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程序正式启动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积极配合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加快保护区内电力设施改造工程建设的成果。 良渚古城遗址揭示了中华文明国家起源的基本特征,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罕见。今年初,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
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西街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于12日向社会公布:经过一年多的勘探发掘,地层内出土了逾万件文物标本,展现了自西周至近现代的“垂直堆叠”,以“古今叠压”方式重现古都南京数千年的变迁。 当天,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近120位考古学者齐聚南京大学,围绕各自考古发掘项目展开发言交流。 自...
11月8日,北京市昌平区前锋学校的120名师生来到位于顺义区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加2018年首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五老讲故事大型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活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并指导,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 师生们认真观看了馆内珍藏的历史文物,亲身体验了四通八达蜿蜒曲折的地道,现场聆听了开国中将罗舜初将军之子罗晓明讲述父辈悲壮激烈的战斗故事。活动后大家对新中国...
11月3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潜江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潜江龙湾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在湖北潜江召开。湖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参加论证会。 龙湾遗...
10月25日-28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巫山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普遍价值研究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研学术交流会,在巫山县召开。来自中法两国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巫山猿人”的属性和龙骨坡遗址石制品的文化性质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为巫山龙骨坡遗址未来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保护展示等指明了方向。 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白九江指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充分体...
昨日,杭州市人大助力良渚遗址保护现场采风暨启动仪式在良渚遗址管委会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屠冬冬、陈寿田等参加活动。 参会人员观看了《良渚古城解读》宣传片,听取关于良渚遗址挖掘与保护情况的汇报。1936年,施昕庚在家乡良渚进行了首先发掘,拉开了良渚遗址考古研究的序幕。80多年来,良渚遗址的考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大量考古学物证充分证实,早在距今5300-4300年间,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
继名列“2008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之后,在今年公布的“2017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中,杨官寨遗址赫然位居第三位。两次上榜,在这个被称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项目实施28年来尚属首次。杨官寨遗址到底奇在何处?它的发现在中国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杨官寨村位于西安城北高陵区姬家街道办事处。由于毗邻半坡遗址和汉阳陵博物馆,因此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没有终止对该村及...
11月3日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在襄阳市保康县穆林头遗址,发现一处较高级别氏族墓地,随葬品数量丰富、器物精美,玉钺、玉璇玑、象牙管等出土器物,更是屈家岭文化考古首次发现,对研究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有突破性意义。 保康穆林头遗址地处重阳盆地的紫阳台地上,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距沮水面高3-5米。该遗址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去年至今,为配合“长江中游文明进...
据悉,墩汉墓(即海昏侯刘贺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10月31日正式开工,预计2019年年底前面向公众开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介绍说,墩汉墓及墓园是海昏侯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方案将分两期进行,将遵循“考古先行,不改变原状,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设计,最大程度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为后续考古工作及进一步保护展示工作留出余地。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日前在沪举行第四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审议了“乡村遗产酒店”遴选活动实施情况汇报,经过集中讨论和投票,公布了首批示范项目。 该项目自2018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遴选标准研究、项目征集调研、申报材料审核和理事会集中审议,最终确定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广西阳朔秘密花园、四川丹巴罕额庄园、安徽猪栏酒吧乡村客栈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示范项目名单。在28日于上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