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最早的城市”杨官寨遗址

  继名列“2008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之后,在今年公布的“2017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中,杨官寨遗址赫然位居第三位。两次上榜,在这个被称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项目实施28年来尚属首次。杨官寨遗址到底奇在何处?它的发现在中国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官寨村位于西安城北高陵区姬家街道办事处。由于毗邻半坡遗址和汉阳陵博物馆,因此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没有终止对该村及周边的勘查,试图发现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息的蛛丝马迹,但是一无所获。如果不是那次修路工程中的偶然发现,这里会和大多数工业园区一样,被宽阔平坦的公路和各式各样的厂房淹没。 
  
  2004年5月,在西安泾渭工业园南面路段延伸工程中,无数碎陶片(其中不乏绘有艳丽色彩者)和大量灰土夹带在黄土中,被挖土机翻卷出来。闻讯赶到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对陶片鉴定后,认为是庙底沟时期和半坡四期文化的产物。这引起了文物界的高度重视,随即成立杨官寨考古队,经过地面探查,将遗址范围界定为80万平方米。 
  
  考古就像是推理小说,是叫死人开口、让过去的世界说话,通过遗迹和遗物传达信息,其中的苦辣酸甜非常人所能体味。面对这个看起来更像个工地的遗址,考古队员们承受重重压力,执着探索,直到3年多以后的2007年末,一个意外发现才使工作有了重大转机。当时,考古队正在遗址东北角进行挖掘,突然发现有一处土质土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里面全是灰土,灰土出现范围形成一条长长的灰土带。一个大胆的假设令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这条灰土带会不会是类似半坡时期将整个聚落围起来的环壕呢? 
  
  经过嗣后被考古界赞誉为“抢救性发掘”的艰苦努力,考古队在杨官寨遗址的考古发掘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26个、瓮棺葬33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可复原的器物约7000件,其中镂空人面覆盆形器、动物纹彩陶盆等为国内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罕见的珍贵文物。 
  
  除了环壕聚落外,考古队还在遗址南部发现一组距今逾5000年的窑洞式建筑群遗址,系关中目前已知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尤其令考古界倍感振奋和叹为观止的是,一条长达1945米的壕沟内,24.5万平方米的杨官寨聚落已初见雏形,如此巨大的庙底沟时期环壕聚落遗址在全国都属罕见!为此,考古专家大胆推测,这个“目前所知面积最大、庙底沟时期唯一的保存较好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论杨官寨遗址语),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也许就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可将西安建城史与建都史提前至距今约5500年前!同时,还可进一步推测:当时的社会已有相对明确的简单分工,生活在城中的人们有的以制陶为生、有的耕地、有的狩猎,维系他们关系的,除了血缘,还有某种制度。 
  
  杨官寨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仰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空缺,复原再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城市生活,是中国“最早城市”和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节点,入选“2008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可谓名至实归。 
  
  杨官寨遗址好似一幅浩大的历史画卷,发掘考古的步履从未松懈。如2015年-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遗址东北部发现一处总面积近9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墓地,初步估计墓葬总数逾2000座,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该批墓葬是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成人墓地,从而为杨官寨埋葬习俗等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实物材料。但神秘的杨官寨仍有太多谜团等待破解,如:如此巨大的环壕由谁组织规划与修建?环壕挖出的近11万立方米的土堆在何处?环壕护卫的是什么样的聚落?聚落成员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怎样的?…… 
  
  无论如何,杨官寨遗址之冰山一角已被揭开,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好戏,一定在后面!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