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碧霞池”的池水被抽干了,有人在池里挖掘,这是在干什么呢?近日,市考古专家对碧霞池进行再次考古挖掘,探寻天泉桥遗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越城区阳明故居遗址碧霞池,看到碧霞池的池水已被抽干,露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石砌大池,岸边有些整齐的石坎。几个施工人员正在对河床小心地挖掘,并发现不少青花碗、碟等瓷器碎片和淤泥夹杂在一起。 经考古证实,位于越城区北海街道王阳明故居前的碧霞池,即是当年...
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该所今年对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的五台山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灰坑、房址等各类遗迹50余处,出土各类陶器、玉石器、骨角器500余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一地区的史前生产生活。 据五台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王义学介绍,在2017年发现大量遗存的基础上,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今年继续对五台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队从4月开始进驻五...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石峁村,从2011年开始挖掘到现在已有8个年头。这是谁的城?这是座什么样的城?这些问题从石峁遗址被发现以来,专家和学者对此的讨论就从未间断。 “石峁遗址8年来的很多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座位于陕北高原上的石头城,在4000年前是一个等级分明、‘万邦来朝’的都城型城市,而石峁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就是统治阶层或者王族居住和宴饮的场所。”石峁遗址考古队队长邵晶告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11月25日,中国唐史学会专家学者和记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里只是一片低洼菜地,7米多高的墓土已被挖尽。专家建议,将杜牧墓封土恢复起来,并建一个纪念馆。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这是杜牧晚年奄奄一息之时写下的诗句,大意是说,自己死后,有谁会给自己坟墓上培...
东经119°49′00.0821“,北纬26°17′24.6359”,这是白礁一号沉船总基点永久坐标。30年前,这个坐标揭开了一段历史;30年后,这个坐标牵出了“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 白礁一号沉船位于连江县定海湾,闽江入海处北侧。由于水下多暗礁,沉船事故多发,古代沉船埋葬丰富。日前,当记者来到连江县博物馆时,副馆长骆明勇正配合摄制人员进行文物拍摄工作,为本月举行的定海行活动收集素材资...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安吉县古城遗址成为浙江省2019—202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全省仅4个。 据了解,古城遗址早在2013年与龙山越国贵族墓群被国务院合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 150处重要大遗址,进入了国家最高等级的遗址序列。“古城遗址始建...
记者20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简称西藏文研所)获悉,近日,亚东海关遗址考察结束,它作为清朝在西藏建立的第一处海关,为中央政府加强西藏地方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亚东县位于西藏南部,与不丹、印度接壤。清朝亚东海关遗址位于日喀则市亚东县下亚东乡,海关建筑群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 西藏文研所研究员陈祖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朝亚东海关遗址由6座建筑废址与穿越遗址的驿道组成。整个...
11月16日,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对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进行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嘉兴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建设情况,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关于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工程进度的介绍,在市文化局召开了马家浜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座谈会。 马家浜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的发现地,距今约7000年。2001年,马家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
清朝亚东关地处亚东河下游,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海关,是中央政府加强西藏地方有效管理、宣誓国家主权的重要见证,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亚东段上的重要一环。亚东关遗址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记忆,保护利用对挖掘亚东边关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发展亚东旅游和地域经济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西藏自治...
角楼遗迹 人面纹瓦当 印有“石头”二字的铭文砖 11月14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和清凉山公园管理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发布南京清凉山公园内六朝石头城北垣遗址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考古工作发现了孙吴时期的砖铺路面、东晋至南朝早期夯土城墙及包砖墙、角楼遗迹和南朝晚期的城门遗迹、六朝时期的瓦当、瓷器标本、铭文砖等,展现了石头城在整个六朝时期...
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发现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和玉器奠基现象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1981年2月,芦山峁村民向当时的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送交了9件玉器。随后,当地文化部门对遗址进行了数次调查,又征集到玉器19件,还发现了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白灰居住面、灰坑、石刀、石斧、陶片等。以上28件玉器都是1965~1967年前后在芦山...
模印“石头”二字的东晋铭文砖。 南朝城门遗迹。 图片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提供 石头城遗址首次发现南朝城门 填补六朝都城考古史空白 历时20年,石头城遗址考古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记者从近日在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针对清凉山公园内六朝石头城遗址的最新一轮考古发掘,发现了孙吴时期的顺城垣砖铺路面、东晋至南朝早期夯土城墙和角...
记者16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发现了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和玉器奠基现象。据介绍,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基及其之上构建的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考古人员在遗址核心区“大山梁”的顶部钻探确认了至少四座大型夯土台基,由北向南依次为寨子峁、小营盘梁、二营盘梁、大营盘梁。每座台基之上...
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的相关领域十余位考古专家,考察了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仔细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并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评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这些重要的新发现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
11月11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18暨第八届城市学高层论坛在杭举行。会上,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著的《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一书荣获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举办,是面向城市学专业领域的征集评选活动。该活动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在每年举办的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