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邦嘎村,分布于邦嘎村之北,毗邻一条东西流向的冲沟。该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由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时发现,并对该遗址进行过小面积试掘。对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年代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00年9月至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山南地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及考古发掘。 陶器残片99...
考古专家近日公布了吉林长山遗址近两年的发掘成果,在遗址内共发现20余座房址和大量墓葬、灰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房址的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专家表示,同时发现如此大量且面积较大的房址,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古代东辽河流域的历史面貌。 长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镇长山村。据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启介绍,在2017年秋季进行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长山遗址共发现23座房址和10座墓葬,还...
钟祥市文物局1月19日透露,在建设中的枣潜高速钟祥市洋梓镇大桥村施工路段,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初步判断该遗址距今4000年至5000年。 该遗址位于大桥村寨子山。2017年10月,枣潜高速施工人员发现此处有疑似文物遗存,钟祥市文物局及时上报并采取保护措施。当年10月28日,省文物局派出考古队勘探和发掘。经过两个多月工作,考古人员勘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发布消息称,在2017年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中,已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地位。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项目计划,2017年,该所在辽宁喀左、建平地区开展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并在未来5年内持续寻找红山文化的核心聚落...
“没想到旧石器时代,吴兴就有人类活动了。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圆球状的石头竟然是古人制作的工具。”近日,市民徐女士致电党报热线,表示她和孩子参观了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考古成果展,里面展示的文物刷新了他们对本地历史的认知。 记者昨天从市文物保护所了解到,为了展示我市文物保护成果,正在湖城钱业会馆举行的“共爱苕霅风物美——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考古成果展”共展出40余件文物,均来自湖州铁公水项目杨家...
2017年12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三星堆”遗址北部近距离的绵远河、石亭江上游区域,新发现了距今约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文化遗址,其中商周文化遗址多达10处。 2017年10月至12月,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课题组、绵竹市文管所对绵远河、石亭江上游区域开展了考古调查。经野外调查与勘探,新发现商周遗址10处、采集点2处,汉代遗址2处,其中金土...
12月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罗家坝遗址新发现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地处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是我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同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一样,改写了长江上游文明史。此次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不仅年代更早,更表明罗家坝遗址同时还是一处十分...
12月6—7日,钱塘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座谈会暨《小青龙》报告发布会在桐庐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来自北京大学等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省内相关文博兄弟单位60余人参加了会议。 6日下午,与会代表们首先参观了桐庐博物馆方家洲、小青龙、城堂岗三个地点的展陈。7日上午,在简短的《小青龙》报告赠书仪式后,专家学者们围绕小青龙的学术问题、学...
出土的石斧。钟欣 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对罗家坝遗址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距今4500至5300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存,这让罗家坝遗址成为中国嘉陵江流域目前发现的堆积最厚、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作为中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巴文化遗址之一,罗家坝遗址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1999年、2003年、200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
2017年4月——6月,为了配合杭绍台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嵊州市文物管理处联合对嵊州兰山庙旧石器时代地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兰山庙旧石器地点位于嵊州市崇仁镇,地处嵊州盆地内的低山丘陵。发掘面积60平方米,发掘深度5米,在网纹红土中获得石制品60余件,多为断块,少量石片和石核,未发现工具,是一套不完整的器物组合,且遗物在地层中较为分散,这些信息显示该地点并非一个中心营地。岩...
“南山遗址出土的水稻是目前在武夷山东麓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遗存;出土的粟和黍两种小米是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包括岭南地区和武夷山脉以东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小米遗存,这为探讨整个华南沿海地区的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来源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实物证据和新的线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对于南山遗址的惊讶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中国东南及环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将乐县召...
2017年11月14日讯,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13日发布的新石器时代罐子的图片。 距今约8000年历史罐子的陶片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附近出土,研究人员称是在近东酿酒最早的证据,比预想的早了将近1000年。
小撇口、削肩、鼓腹、平底。器身呈棕红色,为泥质红陶,口沿与腹部以红黑双色彩绘蛙纹图像,纹饰连续、清晰,虽有氧化褪色,但总体彩绘尚保存完好未有脱落。 马家窑文化陶器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及其以西地区,上下延续千年左右。因其主要地域是在黄河流域沿岸,因此民间俗称其为“黄河彩陶”。马家窑文化按其地域以及出土器物的特征来分类,又可细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五种类型,陶器多为夹砂红陶或夹砂灰陶...
经过历时半年的调查和发掘,考古人员在长春五台山遗址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迹,包括灰坑、房址、墓葬等,对于研究长春地区以及松花江流域人类文明起源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五台山遗址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刘宝山屯西500米的五台山上,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今年4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长春博物馆联合组织对五台山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进行地表调查发现,...
吉林省考古部门12日介绍,长春地区新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这处遗址的发现大大弥补了中国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空白,发掘文物清晰展现了从新石器到青铜器时期人类的生活变化。 在遗址挖掘出的陶罐柴家权摄在遗址挖掘出的陶罐柴家权摄 这处名为“五台山遗址”的考古现场,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刘宝山屯西500米的五台山上。今年4月,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