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博野县小店镇白庄村白庄小学一间教室内,一群小学生正在与特聘的西河大鼓老师弹弦、敲鼓、发音、押韵等等基本功,博野县小店镇白庄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进校园活动由此拉开帷幕! 据介绍,小店镇白庄村的西河大鼓远近闻名,还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著名西河大鼓老艺人名叫白建章,15岁拜蠡县西河大鼓名家刘德欣为师,经三年刻苦系统的学习后,随师父先后在周口店、秦皇岛等地茶馆献艺。前后学...
描绘世界的方式有千万种,而万春小学的学生们更乐意用剪纸艺术来呈现大千世界。昨(16)日,成都市首个以剪纸为主题的校园博物馆——万春小学剪纸博物馆,在成都市万春小学正式落成并开馆。 万春小学剪纸博物馆以红色为主色调,展馆内部共分成四个展区,展示了剪纸艺术的历史变迁、剪纸有关的历史文物,以及剪纸艺术衍生出的生活用品等。一走进博物馆,记者就被馆内琳琅满目的剪纸艺术品吸引。一串串娃娃剪纸组合成的吊式椭圆...
3月3日,浙江自然博物馆科教人员应杭州金城外国语小学的邀请,为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详细介绍了2016年环球自然日活动的参与办法及参赛规则的调整,并向学生们发出了参加2016年环球自然日®活动的邀请。 科教人员通过ppt展示和影音资料回顾了往期活动的概况,浙江赛区参赛细则以及优秀获奖案例展示,让师生及家长对本次活动有了全面了解。同时与大家一起探讨今年的活动主题——“谁是谁的谁”。同学们和老师们也深受...
近日,南涧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带着文化遗产移动展馆走进拥翠小学,为假期留校参加“相信可能”冬令营的老师和孩子们提前送上文化餐。 移动展馆生动明朗地展示了南涧县的文化遗产全貌,令人一目了然,在文化遗产移动展馆里,人们可以读到了南涧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此次文化遗产移动展馆进拥翠小学展览中,文化馆工作人员还创新地将非遗项目——剪纸、山歌、打歌等活态地展示在师生面前。 据了解,文化遗产...
近日,杭州市京都小学与北京通州运河小学在杭签署《中国大运河少年儿童文化教育促进会》协议,并向大运河沿岸36个城市学校发出倡议:传承运河文化,培育运河少年,反哺母亲大运河,让这份历代先民创造和经营的珍贵遗产,能够经由运河学校、运河少年、运河公民的写作、传承、创新,化为恒久滋养运河儿女的精神食粮。 据了解,这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全国首个由学校自主发起的青少年传承运河文化的倡议。 其实,这两...
12月31日上午,北京南北书画院走进燎原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雅风燎原”书画展暨北京南北书画院书画家现场指导活动。来到学校参加现场指导活动的书画家有:北京南北书画院执行院长彭贵军、秘书长孙真勇、理事长沈道祥及理事张春德、尹洪林、邓鸣湖、唐中建、吴泽全等8位老师,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蔡林老师特邀出席,北京南北书画院山水画专委会副主任苏加老师选送作品参展。 北京南北书画院书画家与燎原学校校长、教...
12月21日,“小平风范·文化校园”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溪小学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邓小平故里管理局、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与浓溪小学签订了博物馆进校园合作协议书;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向浓溪小学赠送了100套《邓小平与广安》连环画,并向浓溪小学20名贫困家庭儿童发放了慰问品。随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在校园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课外实践课程系列活动,包括为学生讲解基本陈列并引导...
《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定》今起正式实施。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传习中心建设,扶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工作,开展重点区域整体性保护,在中小学开设闽南文化课程,支持闽南话水平测试工作,建立闽南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提供必要经费等条目都被写入其中。它意味着厦门文化生态保护区法规建设走进全国前列。 来源于实践,上升到理论,让这部法规各条目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这也进一...
11月18日,北京孔庙“中国礼乐文化展演进校园”活动首场演出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拉开帷幕,同时也宣布北京孔庙“中国礼乐文化展演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文物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等单位的领导、嘉宾、观众等800余人出席此次首演。 北京孔庙“中国礼乐文化展演”包括六个篇章,分别为:《序幕》《诗》《书》《礼》《乐》《尾声》。一是《序幕》,展现了孔庙国...
青少年儿童是非遗传承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只有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才能不断地为非遗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乐清非遗中心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传承意识,不断深化“非遗进校园”力度,开展“领进来,走出去”非遗进校园新模式。 非遗“进校园”,既是现实的手段,也是长远的打算;既是非遗传承的必须,也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将非遗传统文化全面系统地纳入现代学校教育,使之在“进校园”的...
“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进基层”活动继去年以后第二年把洛阳作为选点进行一系列古琴历史文化的公益性宣讲、演奏及普及活动,该活动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及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洛阳选点由洛阳博物馆和洛阳大观古琴社具体承办,在洛阳范围内的高校、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和机构进行宣讲、演奏等推广活动,以图片视频解读、琴曲演奏和现场互动为主要形式,从古琴的概况、背景、发展、传谱、琴曲赏析等多个角度全方...
11月11日 下午,我市“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瓯海区梧田南堡小学拉开帷幕,该校数百名孩子们不用走出校园,就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与欢乐。 根据学校“点单”,活动共有非遗图片巡回展、“非遗学堂”、手工技艺展示三项内容。活动中,一群群孩子犹如欢快的小鸟,尽情遨游在非遗的神奇世界中。 校园内,60幅一字排开的非遗精品图片展板图文并茂,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在短短时间内,了解我市非遗项目的概况,走...
为进一步拓宽边疆考古研究视野,丰富边疆考古研究内容,交流边疆考古研究心得,推动边疆考古研究发展,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于10月28日晚在匡亚明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主题沙龙。本次沙龙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彭善国教授主持,特邀中国文物报社编审李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仝涛、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必素作为嘉...
近日,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校授牌仪式。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魏立中开设了一场专题讲座,讲述了相关艺术的历史传承,并指导部分学生现场体验木版水印技艺。这是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首次走进北京中小学校园。 木版水印专业名称为“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中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和版画创作的传统工艺。图为魏立中老师在北医附中指导学生体...
10月27日,我市每年一届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相继走进了三垟第三小学及瓯海区潘桥陈庄小学,作为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在延续去年的“长效性”和“点单式”相结合模式的同时,还将活动扩展到各县(市、区),由点到面,推动我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垟第三小学的校园里,60幅图文并茂的非遗精品图片展板一一排开,我市代表性非遗项目介绍一应俱全,不时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