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8日,山西大学花团锦簇、春意盎然,鸿猷体育场内欢声洋溢,全校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庆祝山西大学建校115周。。
因为坐拥孔氏南宗家庙,浙江省衢州市也因此被称作“东南阙里”,成为孔氏南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衢州大力推行儒学文化进校园,着力培育以孔氏南宗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特色,让学生接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 衢州二中距离南宗孔庙不过两公里,是全国最早创建“儒学校园”的中学。走进校园,草地上三米多高的孔子塑像长髯垂胸、衣袂飘飞;古色古香的《论语》墙;“和而不同”“闻道”等章句石刻;“辅仁”“弘毅”“...
4月24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思楼大厅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兔子王、剪纸、烙画、瓷雕、鲁绣等10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学校,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精湛的绝活,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学思楼前,党委书记张慧青为武韵社团舞狮队的两只雄狮点睛,拉开了此次非遗进校园的序幕。外形精美、栩栩如生的“非遗”工艺品吸引了师生们的广...
昨日,有文保人士反映,位于北京大学校园西北墙角处的一块汉白玉石碑疑似被长期荒置,保护现状堪忧。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求证后获悉,该石碑为乾隆御书诗碑,属圆明园遗物,荒置已有一年多时间。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进入北大西门后,沿小路向北,在西北墙角处找到该石碑。算上基座,石碑通高近2米,距离北大西墙仅1米距离,旁边不远处则是一道临时通行的铁门。石碑四周环境杂乱,没有任何防护措施,3辆破旧的自行车倒在...
4月14日上午,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2017艺术节在轻工分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为学生、老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与展示。 轻工分院院长王剑白致辞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院长王剑白在致辞中,对到场的嘉宾和受邀参展的各单位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非物质文化遗产秸秆扎刻的国家级传承人徐艳丰...
3月10日下午,长兴县博物馆“第二课堂”宣讲组走入县实验小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知文物•穿越时空》特色文物课堂系列活动。 课堂第一项,由长兴县博物馆老师作了一堂极具吸引力的《感知文物•穿越时空》互动讲座,全场200多名五年级学生,积极举手互动,课堂轻松活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能了解家乡的文物知识和历史、领会传统文化中的“长兴文物”元素之外,还能收获老师特意准备的明清瓷片标本,学生开心之...
2月10日,中国湿地博物馆与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小巷三寻、汉声联合开展的“环保书皮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趁着开学季,吹响了新一年系列活动的号角。 “书皮的材料一定要选安全的,孩子们得天天摸。”家长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去年起,中国湿地博物馆就联合小巷三寻非遗女红给杭城的小学送去了传统的土布书皮,在博物馆宣教员和非遗文化传承老师的带领下,由孩子们亲手缝制土布环保书皮。这种书皮是采用织布机...
12月30日,2016年辞旧迎新之际,受“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邀请,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艺人张庭旭及其弟子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进行一场朱仙镇木版年画展览及现场制作体验。 上海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是个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小学,无论是历史厚度还是时代发展上都拥有绝佳优势,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进校园”活动可谓先声夺人,在日渐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用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带给小朋友们...
2016年12月以来,济源市博物馆陆续开展文化济源进校园宣讲活动,主要针对济源偏远乡镇来展开,现活动已深入到轵城镇、思礼镇等乡镇。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济源历史文明图片展,主要以图片展板的形式展示了济源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出土文物,体现了济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济源文化课堂宣讲,主要以课堂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济源的历史文化。活动先后走进了轵城镇实验小学、思礼镇庆华小学。偏远地区学...
资料图 12月12日上午,四川省合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习基地授牌仪式在合江镇月亮街小学举行,合江县在2011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瑰宝——匠笔画,也正式有了传承下去的载体和希望。 合江匠笔画发端于汉代,完善于唐宋,最早在甘雨镇产生,作为四川地区傩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道场、庆典等多种场合,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知晓匠笔画的人越来越少。如今,结合合江县正在开...
学生了解荷叶盖罐等物品的知识 为了满足孩子们好奇的心理,让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略遂宁丰富的历史底蕴,科普文物知识,日前,市博物馆开展了流动博物馆送文化进学校的活动,带着仿制的荷叶盖罐等物品走进大英县蓬莱中学和大英中学。 在学校操场,看着摆放整齐的一件件文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他们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工作人员:“宋瓷博物馆在哪里?”“这些瓷器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古代是做什么的?”“高...
日前,海盐县博物馆2016“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巡展活动圆满结束。期间,共计为全县24所中小学带去了科普知识,25281位师生参观了展览。 今年巡展,博物馆带去了“灵猴献瑞”、“奇妙的微观世界”两个科普展览。“灵猴献瑞”详细介绍了自然界中的灵长类的相关知识,以及与猴有关的“猴文化”,重点展示了猴年生肖、猴的艺术作品、绘画、民俗等文化内容,生动又有趣。“奇妙的微观世界”通过显微镜发展历史和类型的...
昨天,嘉兴博物馆“身边的文化遗产”微课堂走进秀洲区王店镇中学,让孩子们穿越了一回历史,带他们从七千年前的先人生活场景来到槜李之战再到南湖红船边,全面感受嘉兴古城文化历史的厚重。 此次“身边的文化遗产”微课堂由嘉兴博物馆文保利用部负责人刘云峰主讲,他为学生们带去了“嘉兴的历史文化”和“梅里王店”微课,从嘉兴的源头“马家浜文化”开始,以文化名人朱彝尊为衔接,从嘉兴讲到了王店镇。市博物馆还带去了“...
衡水冀州区一小学校园内出土一明代嘉靖年间石碑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第一小学在硬化校园地面时,出土一明代嘉靖年间的石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此外,还有一对石狮和一个石碑底座出土。 11月1日上午,徐家庄乡徐家庄,见到了这座石碑。石碑高约2米,宽约1米,厚约25厘米,为青石材质,石碑正面碑文上半部分字迹清晰,下半部分磨损严重。石碑正面右上角刻有“冀州徐家庄重建玉皇上帝廟碑...
5月到10月, 余杭区举办了“爱我大运河”——2016年余杭区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由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杭州日报余杭分社、杭州日报品牌策划有限公司主办,余杭区教育局协办,旨在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大运河,了解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感受大运河的雄伟壮观,认识大运河两岸的优秀文化遗产。 活动先后走进瓶窑第一小学、鸬鸟镇中心小学、太炎小学等10所学校,15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